富達國際全球企業治理與永續投資主管陳振輝表示,如果這次COP26會議沒有妥善規畫與執行,要從化石燃料過渡到再生能源的目標可能會煙消雲散,在面臨停電和電費飆升下,政府將更難提出逐步淘汰煤炭的理由。他也相信COP26的代表們會透過積極減排與實現平穩過渡的決心來迎接挑戰,但COP26能否成功仰賴三大關鍵要素:關鍵一:各國在會議上需作出更有力的承諾守住1.5度C目標。陳振輝說,在《巴黎協定》191個締約方中,只有70個承諾於本世紀中期左右實現淨零目標。全球正通往全球暖化2.7-2.9度C的路上,惟各國必須提高其「國家自定貢獻(NDCs)」,無論是承諾的規模,或法律約束力,才有機會讓全球守住1.5度C 的升溫臨界值。

關鍵二:需要確保各方都能獲得充足資金支持,來實現這些目標。根據能源財經指出,從現在起到2050年,僅清潔能源和綠色氫氣就需高達130兆美元的投資,用來建設基礎設施和開發技術以達到淨零排放。開發中國家亦需要幫助,其中許多國已承諾自定貢獻(NDC)減碳行動以獲得額外資金來源。但已開發國家在《巴黎協定》中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並未兌現。而二十國集團(G20)必須在COP26上兌現這些承諾。

關鍵三:必須建立「污染者付費」機制(碳訂價),讓企業和政府對其排放負責。陳振輝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30年全球碳價格將達到每噸100美元,但歐洲目前碳價約68美元,中國新設立的碳交易市場價格僅6.81美元。碳訂價這個話題爭議不斷,需要位於不同脫碳階段的經濟體們共同達成協議。

#實現 #承諾 #資金 #三大關鍵 #N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