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啊!師父託夢說答應你的要求了。」眭澔平回想起來,彷彿就這麼被龍發堂創辦人開豐師父給託付了一些「使命」,也因為14年來持續採訪、關注龍發堂的發展,眭澔平也找到了與自己生命的連結,應了開豐師父託夢所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身為家中么兒,眭澔平的母親卻因為生產的後遺症而長期臥床,「老師曾覺得我奇怪,下了課不是跑去玩而是回家,那時我只想陪在媽媽身邊畫畫給她看,想分享我今天所看到的」多年後眭澔平採訪龍發堂,提出了要住進去與堂友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的要求時,也被人稱「阿瑪」的心賢師父說:『你這個孩子真奇怪!人家千方百計想逃離瘋人院,你卻要擠進來?』

無數年後眭澔平才將童年的記憶與來去龍發堂的經驗相呼應,指出:「其實不論是小時候陪母親,或長大後採訪,我想做的都是貼近人。」即使有了肉身菩薩製作過程的獨家一手紀錄,眭澔平最終認為,接近、融入龍發堂堂友,才是這趟旅程的意義。

「或許開豐師父知道,我和他一樣都選擇了辛苦的路」眭澔平解讀,當初開豐師父坐缸幾個月便託夢要出缸「為的不是彰顯自己,而是讓那些孩子們看到,師父還在。」從開豐師父呼應自己的人生初衷,眭澔平說:「追尋的,也就是『利他精神』四字而已。」

#採訪 #託夢 #眭澔平 #龍發堂 #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