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公司為維護全國電力穩定及落實總統蔡英文宣布台灣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除了致力維護電網穩定與增設儲能設備外,在規劃再生能源案場時也會納入生態保育、光電教育等功能。台電2019年啟用的100MW彰濱光電場就是因能兼顧發電、生態維護、教育等功能,獲得由能源局在國際智慧能源週所頒發的國內太陽光電產業最高榮譽「優良太陽光電系統光鐸獎」,由台電副總經理徐造華21日代表接受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頒發「優良地面型系統獎」。
台電公司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說明,獲得光鐸獎所肯定的彰濱光電場所在地是海填地,台電為提高發電效能,該電場採雙面型光電板,同時也以「友善環境」理念,除加強復育防風林,光電場南區設有滯洪池可做為小燕鷗復育基地,成為結合綠能與生態的「潔淨能源中心」。該電場之生態復育環境也成為附近民眾休閒、光電教育的學習場域,台電每週約可接待兩團以上的參觀團體。
台電當年投入62億元建置彰濱光電場,裝設逾30萬片太陽能板,它與毗鄰的台電彰工風場71.2MW陸域風力發電機組形成「彰濱雙綠能」,年發電量總和約3.4億度、減碳量達19萬公噸。
此外,台電再生能源處是政府推動新能源發展的落實單位,舉凡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離岸風電、地熱發電…等,台電都走在民間企業之前建立示範電場。最近,因再生能源間歇發電的不穩定性,讓台電備感維護電網穩定的重要性,台電2021年就在台南鹽田建置台灣首座結合儲能系統的再生能源發電示範案場。台南鹽田是150MW的電場,啟用時打破台電電場最大規模,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太陽光電站,年發電量約2億度。
蔡英聖處長解釋,台南鹽田光電場搭配建置20MW儲能系統,是一座光儲合一的電場,可協助調節太陽光電發電併入電網,減少系統波動、維持電網穩定,更可儲存白天旺盛光電,將電能挪移至夜晚用電高峰,或於突發電力事件時提供穩定電力、爭取分秒必爭的搶修復電緩衝時間。
台電也在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示台南鹽田光電場的「光儲合一」成果,更獲得總統蔡英文於19日該展開幕時親臨台電展攤參觀並予以肯定。台電表示,展示會場除了介紹「光儲合一」概念外,同時也結合數位面板展示儲能系統充放電曲線,打造擬真縮小版的全白儲能貨櫃,促進民眾認識儲能系統的功能,更成為現場參觀民眾打卡的拍照熱點。
台電是綠電開發的執行者,蔡英聖處長說,再生能源推動的新作法,當民間還沒開始做之前,台電要先做,擔負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的領頭羊。尤其未來「提高發電效能」和「儲能」將會是能源發展的重要技術,為了支持台灣本土光電產業,不管是台電的彰濱光電場或是台南鹽田光電場,在建置過程中,台電都盡量採用本土企業的設備,以彰濱光電場為例,就有高達九成之供應設備是國內廠商,兩案場也成為台灣本土光電設備商重要練兵的場域。(台電廣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