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宣布將釋出約8000萬劑疫苗給全球。首先釋出的2500萬劑之1900萬劑疫苗,會透過全球疫苗取得機制(COVAX)平均分配外,將分為3批發放。其中700萬是給亞洲國家,台灣列在名單當中。美國要加入疫苗外交的戰局,但如今新冠肺炎在世界肆虐,變異病毒在非洲、印度、尼泊爾、英國等多處發現,疫情讓世界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而「疫苗」更將世界切為兩半,發達國家掌握資源與研發能力,在自給自足狀態下又可捐贈疫苗給發展中或第三世界國家,展現改變世界秩序的國家除經濟能力、軍事力外,又多分配「疫苗」的權力。
疫苗外交是當國家內部疫情趨緩才行的援外政策。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都是最先展開疫苗外交之國家,但未來恐不敵美國。這最大差異點在「疫苗保護力」。中國大陸國藥與科興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緊急使用疫苗,可提供給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國家使用,但基於保護力較低,輸送國家內部恐存有變種病毒,根本無法提供良好預防。此外,印度近期疫情暴增,雖早期曾捐贈疫苗向外輸出,但如今已自顧不暇。而俄羅斯更因產能不足外加上安全性備受質疑,衛星-V在國際間使用率不高。
根據英國一家研究機構(Airfinity)預測,未來一年內,將會有20.47億劑的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10.96億劑的AZ疫苗與10.35億劑的科興疫苗為全球供應。就疫苗效度來說是輝瑞最高,但就保存方式而言,AZ疫苗與科興疫苗較為便利。如今,台灣自產高端與聯亞疫苗必須提出具可信的保護力證明,還要獲得國際認證這才是成為戰略物資的先決條件。
因為陳時中曾說疫苗是戰略物資,必須掌握研發與生產能力。而「疫苗國家隊」達成重要條件就是自給自足,甚至向其他國家提供疫苗,現階段的台灣無法做到。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極度依賴對外資源,政府在疫苗研發更須有長遠目標。反觀美國初始從面對新冠肺炎的舉足無措,到如今的疫苗外交,唯一改變只有普遍施打疫苗。美國境內完成兩劑疫苗施打達50.56%,確診與死亡人數因疫苗普及施打逐漸降低。另外,以色列是疫苗施打覆蓋率最高的國家,除砸重金買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外,更同時採取國內研發等雙管齊下方式來因應新冠肺炎,這做法才是真正超前部署。
台灣已冷眼旁觀全球疫情一年半,如今零星疫苗來台、日本施予124萬疫苗、國產疫苗尚未解盲等狀態下,未來更是一場艱難的抗疫之戰。台灣要解決抗疫難題,在內部除繼續發展具有「國際認證」的國產疫苗外,更需要依疫情輕重急緩來統籌醫療資源並進行分配。在外部可利用大國疫苗外交的征戰中,找到獲取疫苗之機會,積極爭取友邦協助台灣疫苗輸入,同時,政府更要協同國內有能力的民間企業團體購買疫苗並作為支持後盾。台灣必須採取內部研發與外部國際購買雙管齊下的方式,才能改善現存之困境。(作者為國家政策基金會副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