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由上半場的防疫典範,逐步走下神壇,甚至遭BBC等國際媒體稱為「神話破滅」,不經讓我們思考著:台灣到底怎麼了?在過去2個月間,國內從抗疫成功的氛圍中,頓時轉變為三級警戒的軟封城,期間左支右絀。被認為所謂的「超前部署」,已淪為掩耳盜鈴般的宣傳口號。民眾更焦急的詢問:「什麼時候才能施打到疫苗?」
民眾的焦慮是來自於疫苗到貨時程不確定性,以及仰賴他國捐贈的射倖性。反觀美國2億人口購買了14億劑疫苗;接種率居全球之冠的以色列,同樣投入了高於國民總數數倍劑量的疫苗採購;亞洲鄰近國家韓國,則是爭取參與疫苗代工,增加國內疫苗洽購的利基。那我們呢?到貨的延滯、與國際標準脫節的研發、代工機會的缺席……。那個在背後阻撓隱形的手,目的到底為何?
鴻海、台積電,甚至佛光山、慈濟,購買疫苗鎩羽而歸的同時,除了繼續糾結於代理商、BNT問題,抑或依然盼望著友邦的及時雨外,我們還能懇求政府做些什麼?美國甫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正是一盞明燈。在台美關係不同以往的今日,蔡政府何不善加運用,向美方表達加購意願、敦促加快出貨腳步?
在超過600例的死亡個案下,民眾最大的心聲便是:我要疫苗!面對來勢洶洶的印度Delta變異株,請政府別再坐等民間或國外的施捨,拿出點作為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