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意見領袖先後表達對年輕學子不識「岳飛」或「國父」的憂心,因而引發社會熱論。近年來因教育部課綱改變,大幅刪減中國古、近代史,並增加台灣的歷史。在民進黨本土大旗氛圍下,大聲疾呼也無濟於事,若對中國歷史有興趣,就別指望學校教育,自己去找書讀比較實在。

台海局勢緊張,國防部邱部長沉穩以對,指揮得當,獲得朝野立委高度讚揚,並對2400億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均大力支持。至於「促轉會」日前提出中正紀念堂改制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計畫,擬拆除先總統蔣中正銅像,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斬釘截鐵表示不同意。

國軍全名還是「國民革命軍」,蔣中正是「國民革命軍之父」,自黃埔建軍以來,千千萬萬黃埔子弟,一代接一代保衛著國家安全,尤其馮主委、邱部長,從軍時蔣中正總統尚在人世,受到其「親愛精誠」、「國家、責任、榮譽」的感召,但是「促轉會」卻如此羞辱國軍的精神象徵,反對拆銅像是鐵漢國軍應有的表現。

當然,各有各的立場,縱然部分人士全盤否定蔣中正總統的貢獻,但是一部「國民革命軍軍史」要怎麼寫?難道也是一筆帶過?要知道,蔣中正主持陸軍官校校慶時站的閱兵台,蔡總統也站過,如何能磨滅這些歷史?如果真要改館、拆銅像,那麼至少目前興建中的新國軍軍史館,一定要將「軍父」的史料妥善保存,並讓民眾與官兵知曉,不然「軍隊無根、軍人無魂」,如何能戰?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國軍 #蔣中正 #國民革命軍 #軍隊 #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