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拜習視訊會談落幕,積極檢視不慍不火,消極看待不痛不癢,陷入最尷尬的卻是「超前部署」的台灣民進黨政府,綠營綠媒除了硬抓著拜登那句「它是獨立的,由它自己做決定」渲染作文章,一片沉寂甚至略顯落寞,早在拜習會登場前已充分顯露,拜登和習近平「老朋友」視訊的良好氣氛,像極了澎湖灣的「腳印兩對半」,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恐怕是民進黨政府的超級難題。
拜登定調美中關係,只會是競爭,不會走向衝突,意味著民進黨政府想藉美中衝突牟利宣告破滅,美國對中政策與態度,當然不可能因為一場視訊高峰會趨軟,北京方面也從來不心存幻想,拜登上任以來更給足美國軟硬釘子,美中競技場上已然勢均力敵,而拜登面對美國內部嚴峻挑戰,甚至衝擊自己政治聲望,終究必須面對現實,「它自己做決定」,從另一角度解讀,就是放牛吃草,除了「保護費」不能少,台灣儼然已算是美國「棄嬰」,只有台灣民眾在民進黨政府的催眠下,與五倍券等微小確幸慢性麻痺下,還渾然不覺處境艱難。
拜登定調美中回到競爭軌道,儘管美國慣性的擴張勢力企圖,與長臂管轄惡習難改,脫序的挑釁估計會降溫,更不會再放任民進黨政府狐假虎威,拿美國雞毛當令箭,持續衝撞大陸紅線,民進黨賴以攫取選票的「道具」,形同被美國管制甚至沒收,加上施政與官員劣跡斑斑,馬上面臨的四大公投,恐怕就是民進黨的第一聲喪鐘,缺了聯美抗中的絕招可使,2022和2024兩大關卡,更怕是不好使了,美國不容民進黨脫序演出,台灣人民更會施展擅長的選票槓桿,將民進黨一桿打入黑洞。
然而檢視台灣社會氛圍,卻不免令人對台灣選民的民主自覺捏把冷汗,民進黨重掌政權以來,從課綱到內宣,確實已經把許多台灣民眾腦袋洗得混沌不清,「躺平主義」在台灣年輕族群更是危機,連外媒都驚訝,台灣局勢如此險峻,為何台灣社會仍歌舞昇平,年輕世代仍老神在在,然而即便民進黨官員頻頻叫戰,一聽到退役軍人教召延長到14天,兵役可能從4個月延長,甚至可能恢復徵兵制,不只寵小孩翻天的家長憂心如焚,年輕族群也總算驚覺不妙,但該追究的是誰把局勢搞成這樣,誰把孩子推向火坑,是時候好好盤點民進黨政府惹的禍了。
拜登當前處境內外交煎,再不努力降溫川普掀起的美中戰火,美國經濟恐將嚴重折損對外競爭力與影響力,更危及民主黨未來選情,拜登或許年邁遲緩,相信行政團隊與黨內,都不會坐視情勢惡化下去,美中關係回到正軌已是必然趨勢,台灣「自己做決定」,最好的模式就是當年兩岸密切往來、水乳交融的階段,絕對不是聽美國哨音衝鋒陷陣的當前狀態,尤其不斷「增資」的軍購,美國議員搭行政軍機帶來的「保護費」聖旨,都將嚴重傷害台灣民生經濟發展,更是台灣民眾不能不腦袋清醒的重中之重。
全球許多國家地區都開始布局疫後經濟,尤其RCEP確定元旦運作,台灣爭取加入CPTPP八字沒一撇,如果不跟著拜登腳步轉向,設法改善惡化的兩岸關係,甚至持續挑釁北京紅線,除了恐怕成為美國眼中的「麻煩製造者」,其他國家隨著美國見風轉舵,更會讓台灣陷入孤立無援,世界局勢瞬息萬變,絕非危言聳聽,民進黨當局若執迷不悟,甚至仍試圖麻醉民眾,誠難如願。
美中腳印兩對半,「老朋友」床頭吵床尾和,台灣的「小三」角色益顯尷尬,下一步該怎麼走,善良憨厚的鄉親,該自有主張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