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輿論場再被攪動,各方圍繞美國對台政策是否變化的爭論不絕於耳。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根本原因在於台獨分子把美國視為「救命稻草」,美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緊盯且放大解讀。直接原因是,在習拜會上及之後美國官員的表態,與此前「協防台灣」、「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系統」等言論不同,美國出現了所謂的「轉彎」現象。
根據中方發佈的新聞稿,拜登在會上稱「不支持台獨」。美方新聞稿中未出現這句話,但是拜登在此後卻說出了「不鼓勵台獨」的話語。美國不支持「台獨」,甚至於說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獨」,並不是大新聞,畢竟白宮國安會負責印太地區事務的協調官坎貝爾曾在7月說過相同的話。但是,這次美方的表態卻意義重大,一是由拜登本人親自說出口,類似1997年柯林頓訪華時說出的「三不」;二是拜登當面跟中方做出的承諾,與在其他場合的表態性質不同。
遺憾的是,對美國這種明顯的轉彎,台灣民眾是看不到全貌的。民進黨官員、學者和媒體只挑拜登說過的對其有利的「強烈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堅持台灣關係法」的說辭,而完全不提「一中政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台獨」等對其不利的言論。似乎不提,拜登就沒有說過,美國也沒有這些政策。順便說一句,如果是學者和媒體對拜登等人的話一字一句進行分析並炒作一番,還能理解。但如果連一些重要官員也加入此隊伍,正如同這幾天出現的那樣,不顯得有點輕率和無知嗎?
這種愚民式解讀,也就是騙騙普通民眾罷了,台獨分子內心還是惶恐的。我們看到,在「習拜會」前後台灣發生的幾件事,都與當局此前的操作大相逕庭。一是蘇貞昌明顯放軟了對抗大陸的調門,二是隨之進行的「台美政治軍事對話」和「國防檢討會談」、美議員訪台都被低調淡化處理,三是台灣方面急忙組織F-16V戰鬥機的成軍典禮,蔡英文和孫曉雅都親自出席,還向外釋放台灣參與美國組織的「民主峰會」信息,以及立馬讓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成立,四是台灣組織多場研討會,動用美國親台學者,分析當前形勢和對台灣的影響。
既然台灣方面覺察到了美國對台政策的變化,那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和教訓呢?此前,理性的專家學者曾經無數次呼籲,要對美國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能一味「倚美抗中台」,否則將會使台灣利益受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和拋棄庫爾德人的殷鑒不遠。沒想到的是,一語成讖,美國的彎轉得這麼快,對「台獨」的打臉來得這麼急。
美國作為典型的現實主義國家和實行西式選舉制度的國家,當政者看重的是短期的利益,既不可能為其他國家和地區考慮,也難以為長遠的美國利益考量。因為跟台灣一樣,美國政客首先要的是選票。在捍衛美國戰略利益和贏得選舉之間,那些所謂的戰略和謀略只能先讓一讓了。眾所周知,目前拜登政府執政成績不佳,贏得中期選舉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跟中國搞好關係可能是拜登逆轉勝的一張牌。
同樣重要的是,中美作為兩個核大國和經貿關係密切的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絕無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這次「習拜會」也再次確認了這一點。指望從中美戰略博弈中漁利,甚至主動給中美關係添堵的做法,絕無成功的可能。
除了美國外,近期在台灣問題上表現「積極」的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出現了轉向的跡象。這些蔡當局最重要的「外部倚靠」都轉向了,船小的台灣好掉頭嗎?(作者為大陸台灣問題專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