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邊境已於10月13日開放,但斷航逾2年的「小三通」何時能復航,主管機關陸委會說法反覆、曖昧,卻始終沒提出一個能讓金門民眾理解的答案。小三通對於金門居民日常生活和地方經濟影響巨大,也是許多在大陸經商、就學的民眾返台的重要途徑,據艾普羅民調結果顯示,有超過71.3%的金門縣民贊成盡快恢復小三通,業已明確表達在地人民的訴求。

人民之遷徙自由受憲法保障,屬人民之基本權利,為憲法第10條所明定。此所指遷徙自由,也包括入出國境之權利,因為人民是國家構成要素之一,從而國家不得將國民排斥於國家疆域之外(司法院釋字第558號意旨參照)。現政府禁止人民利用小三通之途徑返台,已屬限制人民遷徙自由基本權利之手段,理應說明禁止小三通此一手段所欲保障的利益為何,並盡可能地以最小干預手段為之,方符合憲法第23條之要求。但陸委會似乎把管制權力建立在空白的基礎上,說不出禁止之目的,也說不出禁止所謂保護之法益為何,難謂無傷憲法保障基本權利的崇高意旨。

如果政府允許人民從廈門搭機從桃園機場入境,那為何禁止人民從廈門搭船從金門入境?此種差別待遇的背後,究竟是基於何種考量,主管機關自應明確說明。但無論是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或是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都僅泛稱:「小三通一定要開,過年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未來一定會適時重啟,而節日通航是可能的做法」云云,但仍無法解釋,如果「過年」、「節日」可以開放,那為何「現在」不能開放小三通?目前台灣的防疫管制已明顯鬆綁,改採與病毒共存之策略,自邊境開放後,世界各地的遊客均可來台,顯然疫情防控已經不是禁止小三通的可用藉口,不禁令人質疑,到底民進黨政府的考量是什麼?

10年前,小三通首航10週年之際,時任教於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的邱垂正教授在金門日報發表「無可取代的金廈小三通」一文,指出「小三通是兩岸人民直接往來最便捷管道,並在兩岸劍拔弩張時發揮極大緩衝作用,時時為冰冷僵硬的兩岸氣氛注入絲絲暖流」、「小三通是兩岸營造和平重要的空間座標,從過去兵戎相見的前線,轉化為兩岸和平互信的試點」、「讓金門也從台灣的邊陲離島,成為兩岸往來的中繼站與交會點」、「小三通在未來兩岸關係下一個10年的互動發展上,相信將繼續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等語,論述擲地有聲,在地關懷之情滿溢而出,更清楚道出小三通政策的重要性及無可替代之處;但是10年後的邱垂正教授,雖已學而優則仕,高升陸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卻反而忘記了身為學者時的見解,繼續禁止因疫情而中斷的小三通,對於輿論的反彈,面對高達7成以上的金門民眾的呼喚,僅能含糊回應「陸委會會依據最新的疫情發展跟整體情勢,持續滾動檢討相關的政策措施」,頗有昨是今非之感,也讓人感嘆,不知邱副主委為何要殺死自己心中的邱教授。

據報載,力促小三通復航的金門縣長楊鎮浯在近期民調以34.2%維持第一,參考金門民眾對於小三通的高度需求及渴望,應可對民進黨政府及陸委會敲響警鐘,真正足以影響金門選情的,並非小三通復航後可能返鄉投票的民眾,而是實實在在尊重在地民意,為人民爭取權益的正確主張。

(作者為律師、前北院法官)

#小三通 #金門 #陸委會 #邱垂正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