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生產性本部」(相當於台灣生產力中心)20日公布「2017年版勞動生產力的國際比較」調查結果。勞動生產力調查是顯示1名工作人員每小時平均生產了多少產品或服務的指標。

這項調查是針對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的35個加盟國,分析去年各國的勞動生產力之結果,日本的勞動生產力為46美元,雖較前1年提高1.2%,但排名仍然沒變,為第20名,在G7當中則是倒數第一名。

七大主要工業國當中,第1名是成功招攬、引進大型網路公司等跨國企業的愛爾蘭,達95.8美元。第2是盧森堡達95.4美元、第3是挪威達78.7美元,其次依序是比利時、丹麥、美國、荷蘭、德國、法國、瑞士、奧地利、瑞典、芬蘭、澳洲等。

日本的勞動生產力僅達美國(69.6美元)的3分之2水準,與英國的52.7美元、加拿大的50.8美元相比低一些,僅比紐西蘭的42.9美元稍高。

日本生產性本部分析,主要原因是,以短時間勞動取得成果的工作方式在日本尚未普遍,往往容易變成長時間勞動,再者,日本傾向花時間製造高品質的商品,或用較便宜的價格提供服務等。

生產性本部指出,「工作方式改革和人手不足是提高生產力的課題,日本自1970年起勞動生產力一直是G7中最低的。期待今後藉由活用人工智慧(AI)之自動化生產等來提高生產力」。

#日本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