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系統武器早已相當普遍,但全自主的人工智慧(AI)武器仍在起步階段,許多人仍然擔心這種自主的殺人武器會不受人類控制,反過來傷害操作者。不過,無人的人工智慧系統終究會在人類未來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專家們甚至預測,最快10年內就可以讓啟動後完全自主的殺手機器開始服役───「天網」的魔鬼終結者終於來了!
據美媒《國家利益》報導,無人系統武器的優點顯而易見:續航能力更久、更隱密,還能讓軍事人員不受傷害。現在軍事戰略家思考的是如何讓AI機器人技術融入未來戰爭,因此軍火商也開始研究如何製造大部分自主或完全自主的無人武器系統。
報導指出,自主武器的定義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共識,五角大廈採用的官方定義是「一種一旦被啟動就能選擇並擊中目標,且無需人類進行干預的武器系統」。目前已服役的武器很少屬於這一類,大部份都還是要人類在某些時候參與操作。但是,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已經發展出不同程度的自主能力,它終究能在未來戰爭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自主武器有三大優勢:首先是速度。在戰鬥過程中需要收集大量數據以及快速處理分析,而人工智慧的研究持續演進,未來的指揮官將大幅度依賴電腦來分析戰情並提供應對方案。如此一來,人類因素將成為決策循環中最慢的部分,因此要過渡到全機器自主,其間也只有一線之隔。
自主武器的另一個潛在優勢是電子和網路安全。目前較不成熟的無人武器技術需要系統與操作人員不間斷的通訊,但在未來國家間大型衝突中,電子環境可能會受到高度干擾,遠程控制的武器會因而失效,因此會需要充分自主的武器系統,以便在數據鏈受破壞時也能執行任務。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自主武器和平台能大幅降低軍事人員成本。這雖然很無趣, 但可能是最關鍵的。現代化專業軍隊在召募、培訓高技術人才的成本愈來愈高,以美國為例,在相同規模的部隊上,2000年至2014年間的人事成本上揚了46%中。但自主武器系統不需要培訓、安置、養育、醫療或退休金,大規模應用時可以大幅減少人力成本。
報導說,自主武器固然可以節省很多成本,但根本的問題在於自主武器剝奪了指揮者的控制權。先進的人工智慧能自我學習和推理,在民用範疇內已有傑出表現,但有時也出現一些錯誤。而由於AI系統過於複雜,工程師往往無法準確預測系統的決策,一旦在與武器結合時發生非預料中的狀況,包括大規模的自相殘殺、平民傷亡或危機意外升級的風險會難以承擔。
美國目前的政策認為,自主和半自主武器應允許指揮官和操作人員對使用武力時加入適當的人類判斷,但「適當」太難定義。目前政策上明確禁止,在操作者與武器間失去通訊時,能自行選擇目標並執行攻擊的武器。
報導認為,何時可以獲得自主武器系統所需的技術尚難預料,美國空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塞爾瓦(Paul Selva)認為大概還要10年。另有一些觀察家認為會更快,當然也有人認為永遠不可行。目前民間的AI技術發展很快,也很容易轉化為軍用,如果將它們引入軍武系統裡,恐怕也不太可能立即改變戰爭面貌。畢竟,初期自主武器可能很昂貴,而且可能不太穩定。
雖然如此,但國防軍事專家有越來越多人認為,未來幾十年將看到現代戰爭性質有大幅轉變,而自主武器系統幾乎肯定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