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垃圾還是濕垃圾?你是什麼垃圾?」近來大陸城市推動垃圾分類搞得民眾人仰馬翻,自7月1日起實施的新法對未按規定分類的民眾訂定罰則,由於民眾不適應複雜的分類,不只催生出「代客分類處理垃圾」的行業,網路巨頭也緊急開發人工智慧垃圾分類應用程式,用手機掃描垃圾便可得知該分在哪一類。

這個被網民調侃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未依規定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最高罰款200元人民幣,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款5萬元人民幣」,此外北京、重慶、廣西等省市也啟動了垃圾分類工作。由於每天面臨罰款的威脅引發民眾恐慌,網路上瘋傳的一張關於103種垃圾的「垃圾分類圖」,反而讓不少人更加糊塗了,到處有人在問分類細節,例如「喝一半的奶茶該分為哪類?」

複雜的垃圾分類措施還附帶罰則,引發民眾高度焦慮,卻也因而催生出代收垃圾網約工,月收入可以破萬元人民幣。(圖/新華社)
複雜的垃圾分類措施還附帶罰則,引發民眾高度焦慮,卻也因而催生出代收垃圾網約工,月收入可以破萬元人民幣。(圖/新華社)

不過,投資嗅學靈敏者馬上就看到新興商機,投資者嗅到了金錢的味道,馬上推出「代收垃圾網約工」,由客戶通過網上預約,由收廢品工人上門回收垃圾,並配合支付寶搭建起回收與付款平台。據稱幾個垃圾回收平台業務興隆,回收垃圾只要勤快些,月入可以人民幣破萬(約合台幣4.5萬元)。

除了垃圾網約工,大陸網路巨擘淘寶也找來阿里巴巴志願者程式設計師緊急開發出AI智慧識別垃圾程式,並鼓勵用戶共同訓練AI,以累積人工智慧數據庫來提高識別準確度,讓程式更能快速識別乾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等等。該程式還以近期最流行的垃圾分類用語「你是什麼垃圾」為名,吸引民眾下載使用,目前使用的是測試版,7月底將出版正式版。另外,其他的網路公司也為此設計了各種網路程式與網上即時語音查詢系統。

陸媒《中新網》報導指出,企業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大陸企業中經營範圍涉及垃圾分類的公司或機構有6636家,單6月份註冊成立的相關公司就有135家。眾多老企業在經營範圍增加「垃圾分類」,也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在環衛行業尤為明顯。資本市場上也有很多專家開始分析所「垃圾分類主題概念股」,並藉此進行炒作。

文章來源:還在為「你是什麼垃圾」犯愁?代收垃圾的人已經月入過萬了
文章來源:被垃圾分類逼「瘋」?現在拿出淘寶掃一掃就可以智能識別了
#垃圾分類 #應用程式 #網約工 #人工智慧 #代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