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習慣用哪裡呼吸?每個人的呼吸方式不同,但醫師表示,不一定完全正確,錯誤的呼吸方式,會導致身體逐漸缺氧,而出現「慢性缺氧症候群」,不但會越來越疲累,造成身體病痛,甚至可能減短壽命。
《常春月刊》報導,台灣整合口腔矯正醫學會理事長趙哲暘指出,人體是由數十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需要足夠的氧氣,一旦呼吸效率變差,對於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尤其下列2種錯誤的呼吸方式最常見,長期下來恐造成肌肉痠痛、僵硬等一大堆病痛。
1、用嘴巴呼吸
肥胖、容易打鼾,或體弱、咽喉下垂的人,大多會用嘴巴呼吸,此外,咀嚼功能不正常,或臉部較狹窄的人,連帶也會影響鼻腔道狹窄、不容易呼吸,這時自然會習慣用嘴巴呼吸。
2、用肚子呼吸
包括肥胖、姿勢不良的人,最容易用肚子呼吸,例如彎腰駝背時,肺部不容易正常起伏,當橫隔膜鬆弛時,肺部不容易吸到空氣,以致於被迫用肚子來呼吸。
趙哲暘表示,已有學術研究指出,以口呼吸可能是腺樣體肥大的原因,導致後鼻腔堵塞,引發鼻竇炎、中耳炎或氣管炎。而且當鼻子功能不良時,會加重鼻塞與鼻過敏症狀,也可能造成暴牙或戽斗;此外,用口呼吸容易口乾舌燥,當口腔內酸鹼值降低,就更容易出現牙周病與或蛀牙問題。
根據目前醫學研究證實,習慣用嘴巴及用肚子呼吸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較一般人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肺炎的風險多了2~3倍;發生中風、癌症的機率多2~5倍;增加攝護腺肥大的風險也提高2~6倍,整體壽命更可能少活20年。
趙哲暘強調,正確的呼吸方式其實很簡單,首先上半身挺直,頭部擺正,想像跑步時腹部緊實、屁股夾緊的感覺,當腹內壓提高、橫膈膜下降,肺部活動空間就會變大,以獲得最大的呼吸效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