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8年起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去年更升級至全面對決,包括切斷半導體先進製程供應、將台灣與美國關係提升到斷交後新高點等,但日本媒體列出從去年下半年起兩岸企業來往動態,卻發現雙方合作日趨緊密,甚至用「兩岸聯盟」來形容,並稱此趨勢與美國意向相左,也與蔡英文政權利害關係很難一致。
表列的企業包括和碩、緯創、可成、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市場巨頭,特別是上個月鴻海展現進軍電動車市場決心,宣布與拜騰合作,還有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成立出資各半的子公司。
鴻海並非孤例。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在遵守美國禁令前提下,擴大供應半導體給榮耀、Oppo、小米。和碩也以開放立訊以60億人民幣參與增資金屬機殼廠子公司日鎧,創下兩岸蘋果供應鏈合作首例。
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台積電雖無如此大動作,但去年9月在美國禁令生效前趕工大量先進製程5G手機用晶片給華為,上個月在法說會也表明以成熟製程、28奈米為主的南京廠有擴產計畫。
大陸約有80萬台商,《日本經濟新聞》稱他們1990年代開始離開市場較小的台灣,為大陸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起到支撐作用,在經濟界有強大影響力,其中很多人政治上支持主張兩岸友好相處的國民黨,因此在去年突然升溫的美台關係中,他們多半保持一定距離。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美、台去年11月首次經濟對話,建立半導體、5G排除大陸的供應鏈,但大多數台商持否定態度,要切斷兩岸經濟聯絡並不容易。報導也注意到去年台灣對陸出口額1514億美元創新高,先不論是誰依賴誰這種口水戰,大陸對台灣經濟起到拉動作用也是事實,「與美國的預期相反,目前兩岸的經濟關係正在進一步加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