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接受《路透》專訪,「中國大陸是台灣面臨的主要威脅」,引起廣泛討論,江及黨中央隨即滅火,表示《路透》的報導太簡要。不過前主席洪秀柱今天仍在臉書指出,「威脅」來自民進黨選擇對峙與對抗的道路,用意識形態宣傳煽動民意、仇中反中,阻斷兩岸和平發展,卻回過頭指為來自北京的威脅。她也喊話強調:「領袖應是希望的化身」。
洪秀柱指出,兩岸軍事對峙起自於1949年,經過了國共內戰、國民政府遷台、乃至於八二三炮戰,至今雖已沒有交戰的事實,但卻一直沒有正式終止戰爭的共同協議。
她說,七十多年來,兩岸和平和解的種子也曾一度萌芽。學者專家殫精竭慮下,遂有了國統綱領、九二共識的誕生,替兩岸的交往奠定基礎。國民黨執政時,兩岸來往最是密切,零星的摩擦或許難以避免,但軍事上的對立或衝突不曾出現,更沒有共機頻繁「擾台」的現象。
洪秀柱說,現在或許有人認為,中共對台灣是威脅,然而我們必須正視,這「威脅」從何而來?這應該是政黨再次輪替之後,民進黨政府偏離了中華民國憲法,同時選擇了對峙與對抗的道路,再用意識形態的宣傳煽動民意、仇中反中,阻斷了兩岸的和平發展。但這和平發展的中斷,卻回過頭來被民進黨視為來自北京的威脅。
她說,台灣政黨已經三度輪替,而大陸的政策有其一貫延續性,當兩岸關係丕變時,除了外部國際因素,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到底「是誰變了」?整個台海局勢中,誰才是穩定與和平的「擾動因子」?撇開每年超過千億美元的貿易總額不談,台灣有超過兩百萬的台商、台幹、台生在對岸發展、求學。對台灣而言,大陸到底是威脅還是機遇,也絕非一個人說了算。
洪秀柱說,她擔任黨主席任內所通過的〈和平政綱〉,也將「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可能性」、「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角色」作為本黨的使命。現年六十歲以下的朋友,大多沒有經歷過戰亂,成長於台灣經濟成長最飛快的年代。我們享受過和平的果實,怎能不勇於扮演和平制度化的推手,給下一代長久可靠的安定?
洪秀柱強調,鮮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絕不會有好的收成。領袖應是希望的化身,我們期待海峽兩岸間再無仇恨與對立,未來大陸對台灣而言是挑戰、威脅還是機遇,端看上位者的選擇與智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