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區域創新與農業再生,修平科技大學針對台灣農業面臨的缺工、產銷與人力等問題,整合鄰近大學共同建置「農業創生系統」,透過多面向提出解決農業問題策略,謀求走出困境的方法,奪下《遠見雜誌》第二屆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組」首獎。
這項評比是《遠見》借鏡教育部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不以學校作為單位,而是選擇「優良USR方案」,避免整體性量化指標所做的評鑑,依此降低地域、學校屬性等差異性影響,今年共有142件方案報名、角逐5大獎項。
奪下在地共融組首獎的「農業創生系統」為具有有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功能的系統,校方指出,特別整合校內行銷與流通管理、電機工程、工業管理等跨領域專業,透過學生服務學習課程的設計,讓學生能根據農民提出的人力需求、換工條件,參與栽種南瓜或青菜等農作體驗。
校方強調,學校與農民組成夥伴關係,透過系統設置產銷消平台、輔導農業在地就業創業等功能,幫助農民直接銷售、減少中間商的剝削,不但可提升農民收益、也穩定菜價與食安問題。
修平科大校長陳建勝表示,農業地方創生系統的內容包括協助商品開發、建立品牌與規畫深度遊程等,藉由擴大虛實整合的行銷方式、把農貨帶進都市,解決產銷失衡問題。另方面也持續發掘在地人文特色與資源、將人帶到地方,解決農業區知名度低的問題。
陳建勝舉例,學校以「甲安埔六級產業加值計畫」為主題,協助缺乏經費與整合的外埔地區地方創生計畫申請,成功吸引人才回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