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術後一周順利出院與醫師合影。左起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及夫妻二人。(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男子術後一周順利出院與醫師合影。左起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及夫妻二人。(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男子腹部巨大腫瘤如懷胎。(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男子腹部巨大腫瘤如懷胎。(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余政展主任詢問回診男子恢復狀況。(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余政展主任詢問回診男子恢復狀況。(台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台中33歲陳姓男子胃部不適而四處就醫,今年3月下旬確認胃與胰臟中間長了20多公分的腫瘤,多家醫院醫師擔心侵犯臟器而不敢手術,建議化學治療縮小腫瘤。病人輾轉求助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門診詢問第二意見,順利切除近30公分、重達4公斤的龐大腫瘤。

33歲陳男胃與胰臟中間長了20多公分的腫瘤,輾轉求助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余政展比較病歷與現場檢查結果,驚見短短10多天,壓迫男子胃部的腫瘤已導致腹部隆起,就像即將臨盆的孕婦。

余政展判斷,腫瘤可能會隨時破裂導致出血,甚至有擴散風險,而且腫瘤已經壓迫肺部與腸胃,造成呼吸費力、舉步維艱、胃口不佳並日漸消瘦,影響生活品質。

余政展看到病人夫妻都十分年輕,2個學齡前幼兒還在牙牙學語,全家人要面對可怕的病魔。他知道巨大腫瘤,動刀難免有高風險,後續照顧也必須更用心,但捨不得這家人,確認若能切除腫瘤,符合病人最大利益,願意與病人共同面對。

陳妻回憶,家人面對惡疾求神問卜決定日期,余主任擔心拖到時間,會有災難性的後果,雙方在手術時間拉鋸,看得出來余主任比病人還要急,要爭取一線生機。余政展與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合作花了3個多小時,合併切除部份胰臟跟一段大腸,順利切下近30公分、重達4公斤的腫瘤。

陳妻看見切除的腫瘤,雙腳忍不住發抖,他表示「腫瘤厚度、重量等同老公也生了一個小孩,來勢洶洶的病情,想來都覺得太誇張。」男子一周後出院,身體恢復良好,直說感覺「撿回一條命。」

余政展表示,病人曾於2016年3月罹患少見且惡性度高的「軟組織肉瘤」惡性腫瘤,經切除並接受放射治療,這腫瘤一年遇不到一個,也不知道會轉移到那裡。追蹤過程中,2017、2018連續2年發現肺部小腫瘤都馬上切除。由於罹病機轉複雜,除此次腫瘤原發部位須再藉病理報告確認,還要將檢體送美國做基因檢測,真正分析病因再用藥治療,希望幫助病人「除病務盡」!

#腫瘤 #余政展 #切除 #病人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