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全球教育方式大改變,紛紛改採線上授課。根據知名線上教育平台「Snapask時課問」發布的《2020亞太區自主學習白皮書》數據顯示,去年疫情期間,網路課程單月活躍用戶數平均成長逾8成。網路科普平台「學習吧LearnMode」則統計台灣在線學習情況,其中則以國小國語與英文相關教材使用量最大宗。
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已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課到6月14日,並鼓勵改採線上授課,如此不只改變學校老師教學方式,線上學習課程平台更因此人氣居高不下,使用量節節攀升。
像是版圖橫跨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太地區共9個市場的「Snapask時課問」,考量到在疫情爆發後,星、馬、港、日、韓等國家地區隨即停課,並針對當地推出線上學習方案,甚至也透過調查發現,疫期線上學習用戶在去年飆增8成。
「Snapask時課問」幕僚長蘇詩涵表示,去年在疫情衝擊下,亞太各地區國家紛紛發展完善線上教學機制,像是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遠端教學發展,並在去年 2月全面實施線上教學;香港師生更是透過多元的位工具,建立線上學習模式。
蘇詩涵也說,台灣方面,為了協助學子學習不中斷,「Snapask時課問」便在停課期間,推出「應援高中生」方案及全額免費的「進度攻略班」學習資源,更針對指考生,從高中1到4冊國英數的衝刺總複習課程,全力支持停課不停學。
至於國民教育方面,「學習吧LearnMode」觀察17日到23日的平台使用情況,發現使用人數達到115萬人,並於19日達最高峰,單日使用人次超過50萬大關。
至於學科方面,「學習吧LearnMode」則指出,以國小的國語科使用最多,其中又以中年級為大宗,然後才是高年級。在非學科方面,前5名使用量最多的課程分別是「國語日報」、「國際新聞:一眼看天下」、「唐詩」、「成語故事」和博幼基金會提供的「英語閱讀」。顯見學生在家學習,除了依照老師的進度上學科課程,也有許多家長會讓孩子接觸中英文課外教材,培養閱讀和語文素養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