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發出指示,要求中共各級領導「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有些學者認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背後可能是感受到「敵人遍天下」的危機;另有學者解讀,這可能是大陸戰狼外交要作調整而釋放的信號。
《美國之音》指出,習近平週一在中共政治局學習會上,以加強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主題,再次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美國學者高伐林說,其中有2點可以看到習近平感受到危機:一是實施多年的大外宣,投入很多人力財力,卻連遭失敗。形象上構成反差,表達上引起反感,行動上導致反制。這一代外交官很多是戰狼,「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將多少振振有詞的好文章、娓娓動聽的好節目的效果全部抵消;二是全球互網路、社交媒體、自媒體興盛,過去一元化的大外宣顯得黔驢技窮、手足無措。
有些外媒則認為,習近平的指示可能標誌著北京正尋求緩和其戰狼外交帶來的國際處境。一位畢業於復旦大學的匿名校友說,這次政治局學習會議是請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來講解,其中一個極不尋常之處在於張維為不僅講解,而且還提出了工作建議,甚至是政治局委員們還就此行討論。
他分析稱,如果未來中國在對外政策發生一些形式上的變化,這可能就是這次「講好中國故事」學習會議上張維為提出的建議,可能意味著以後統戰力度要更大一點,不能像過去老是教訓別人。過去對西方僵硬的戰狼外交實際上損害了中國的形象,未來北京的外交政策可能會有微調,這次「講好中國故事」可能是個信號。其中問題的關鍵是,習近平多次指示講好中國故事,說明這個故事一直沒講好。
這位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中國一所主要大學也透過他尋求跟美國合作辦學,他感到很奇怪,現在美中關係惡化,怎麼可能會成?結果對方說,習近平指示中有一條是「要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中國教育部最近批下來好幾個專案都是跟美國合作的。
學者高伐林認為,在很多中共大外宣官員看來,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只講「好的中國故事」,不願實事求是,如此會讓中國故事中積極的一面失去公信力,在應對外界媒體的負面報導時永遠是反擊,永遠不認帳,越來越被動。這導致有些海外民眾包括華人在內,有時寧可相信社交媒體自媒體未必靠譜的說法,也不相信中國官方與媒體義正詞嚴的聲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