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出有新聞從業人員死後確診噩耗,不得不說,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主播、導播、剪接師等相關新聞媒體工作者,都是高風險族群。

疫情爆發後,多數記者為了將第一手資訊傳遞給閱聽大眾,穿著密不透風的防塵衣、護目鏡、2層口罩,甚至還有記者自費購買防毒面罩,揹著沉重攝影機、腳架,不論烈日或颳風下雨,一步一腳印深入台灣每個角落,揭露真實疫情的發展。

當我們安坐家中,看到鏡頭前傳送的,各地疫情熱區現況,及相關醫療院所的防疫人員需求時,往往忽略鏡頭後的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同樣暴露在相同高風險環境中,當記者回公司寫稿剪帶時,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非自願」的病毒傳播者。

因為這波COVID-19疫情實在變化多端,停班停課時程難以預料,各地方政府的政策也不得不隨之滾動調整,人民高度依賴新聞媒體,獲得各種最新訊息,政府也需要借新聞媒體宣達最新政策及資訊、發展。

比方疾管家簡訊實名制,大部分的人都是看電視新聞、網路新聞或廣播新聞才知道要下載APP,配合政府政策。比方疫苗優先施打順序宣達,民眾也從新聞媒體上去了解,否則白跑一趟醫院,徒增群聚風險。

各界開始注意到,在疫情緊張的社會氛圍下,新聞媒體是政府、各醫療單位和人民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梁,消息傳遞一刻也不能中斷,記者的健康更是不能有空窗期,或許可參考一些國際上的政策,引為借鏡。像是美國部分地區,就將第1線記者列為防疫必要人員,優先施打疫苗,印度也在4月時疫情爆發,5月初就將新聞媒體工作者,及同住家人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對象。

沒有一個在前線工作的記者,會想成為疫情的破口,他們是傳遞新聞的勇士,別讓他們被迫成為傳播疫情的載體,也希望在記者扛著器材,臉上不知流的是汗還是淚的時候,給他們多點溫暖和體諒,1111人力銀行始終站在為工作努力的各行各業身邊,力挺每一位在疫情前線拚搏的你和妳。

#記者 #新聞媒體 #疫情 #疫苗 #1111人力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