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手工具產業逾2千家廠商,擁有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年產值1200億元,去年也不畏疫情,光是出口訂單就有1100億元。中鋼公司與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合作,針對外銷出口量大及需要提升性能的手工具產品,進行技術協助以利手工具產品升級,搶攻國內外訂單。
中鋼指出,2015年起至今,與手工具公會所屬的26家手工具業者合作,陸續針對起子套筒、梅開板手、水管鉗、萬向接頭、鋼絲鉗、起子頭、棘輪扳手、修枝剪與樹枝剪等9項產品,與他國同類產品比較。
中鋼表示,像是與德、美、日的同類手工具進行用料、扭力性能、壽命及表面品質等性質的比較解析工作,協助業者精進產品成形加工、熱處理及幾何形狀造型等設計。
經技術改良精進後,台灣製造的新設計梅開扳手,其扭力值由原來業界的1.3倍ANSI標準值提高至1.6倍,不僅扭力強度增加23%,也較國際標竿產品高過7%。
另外,優化後的起子頭與棘輪扳手,其扭力值分別是24.5 Nm(牛頓米)及1050 Nm(牛頓米),已可達國際水準,而起子頭的使用次數可達2萬餘次,較國際標竿產品(約6千餘次)更多。
「只有客戶好,中鋼才會好!」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為持續協助台灣手工具業者轉型升級,中鋼在2019年6月與手工具公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中衛發展中心共同成立「手工具研發檢測中心」,擴大對國內手工具業者的產業升級服務,結合產官學研資源,輔導廠商加速朝數位化、智能化、高質化與高值化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