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大學教授陳致曉質疑指揮中心,公布確診人數有問題。指揮中心今(25)日回應,我國陽性率一直很低,病例數沒有被低估。陳致曉再度回應,並直指衛福部長陳時中未說明國內檢疫黑數問題,普篩與準備疫苗兩方面更嚴重落後全球,重批「台灣目前疫情困境在於『私利領導政治、政治領導專業』的不正常政府。」
對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的說法,陳致曉在臉書發文,並以「數據不會騙人,但『為政治服務』的數據會騙人」為標題,斥責陳時中,以英、美、義、日、韓等國疫情剛爆發時,致死率偏高的情況,來「正當化」當前台灣4.2%致死率。
陳致曉表示,沒有疫苗使「染疫人口死亡機率」增加,普篩能力不足使「普篩人口」為小,故「檢驗染疫人數」小。這兩個因素就是造成致死率偏高的原因。而1年多前並無疫苗,且疫情突然爆發,各國自然不及備足普篩能力,因此各國當時的高死亡率難歸其咎。
陳致曉指出,陳時中違背國際防疫經驗,一直拒絕普篩,致使當前台灣「普篩能力」不足。蔡政府自去年10月阻擋前行政院長林全購買疫苗,「一直到今日!造成檢疫黑數的『普篩能力』不足與『疫苗希缺』,造成台灣面臨去年各國同樣的高致死率。但是,這種困境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陳致曉說,陳時中在記者會上直說,台灣染疫人口中有35%為65歲以上長者,並以這些65歲以上長者致死率為90%,來說明為何台灣染疫致死率偏高,「這種說法更曝他一路拒絕普篩,造成普篩能力不足的惡果。」
陳致曉認為,台灣當前65歲以上長者占人口16.8%,遠較其染疫的35%為低。在社會上活動力較強的65歲以下人口,應該會比65歲以上長者有更高機會染疫。因此可見,我國普篩能力嚴重不足,導致國人曝露在官方不認可的染疫風險中。
陳致曉說:「簡言之,台灣目前疫情困境在於『私利領導政治、政治領導專業』的不正常政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