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進口激增和庫存緊縮,去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一路飆升,聯合國糧農組織上個月即提出預測,警告2021年糧食進口商的成本恐將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糧農組織和經合組織周一發布聯合報告指出,未來10年間大多數農產品價格應會略為下滑,重返提高產量以滿足需求升高的長期趨勢。因全球人口不斷增長,使糧食需求也不斷升高。
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Maximo Torero在說明這份2021~2030年的農業展望報告時表示,基本面並未顯示我們將進入大宗商品價格的超級周期。
報告指出,中國的需求仍將是驅動全球農產品市場的主力,尤其是肉類、魚類和飼料穀物,但隨著中國人口增長減速,以及一些食品消耗趨於平穩,中國的需求增長將較過去10年放緩。
整體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在10年內增加4%,而非減少,其中牲畜的排放量約佔該增長的80%。此外,聯合國在2030年實現「終結飢餓」(zero hunger)的目標,現在看起來仍然遙遙無期。
經合組織秘書長Mathias Cormann表示,問題出在某些地區的食物分配和取得,他並重申其組織的呼籲,即農業補貼應該更聚焦於基礎建設和創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