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lta變異病毒在全球迅速蔓延,全球科學家和監管機構正在密切關注疫苗對抗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效果。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17日發表的一項預印版論文顯示,在一項實驗室研究發現,由大陸重慶智飛生物開發的新冠疫苗,在很大程度上能保留對抗新冠Delta變異病毒的中和作用,儘管其中和能力相對於新冠較舊變異病毒略有下降。

但研究人員也警告指出,需要來自臨床試驗或現實數據,來證明接種疫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防止人們因感染新冠變異病毒發病。

根據第一財經引述高福團隊的論文顯示,針對類比新冠Delta變異病毒的病毒顆粒進行測試,與模擬較舊變異病毒的病毒顆粒相比,接種了智飛三劑疫苗的受試者血清樣本的中和效果降低1.2倍,這意味著疫苗對抗變異病毒的效果仍然大部分保留。

論文中表示,評估了智飛ZF2001引發的抗體血清對新冠變異病毒的中和作用,包括所有四種受關注的變體(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其他三個引起人們興趣的變異病毒(Epsilon、Eta、Kappa),通過類比病毒顆粒發現,抗體血清保留針對這些變異病毒的大部分中和活性。

此外,研究人員收集28名受試者的血清樣本,強調,E484K/Q替代是減少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RBD)引起的血清中和的關鍵突變。如果延長第二劑和第三劑疫苗接種的間隔時長,則可以增強疫苗對抗新冠變異病毒的中和效力以及活性。

智飛疫苗是大陸重慶智飛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研發的一種亞單位疫苗,它利用RBD的串聯重複二聚體作為抗原。這種疫苗採用三劑接種方案,全球臨床三期試驗的療效結果尚未公佈,但已在大陸、烏茲別克斯坦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接種超過1億劑。

#變異病毒 #新冠 #智飛 #Delta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