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可佳髮型邁入巔峰,當時店內清一色都是日製高級美髮專用設備,氣勢不凡。(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八零年代可佳髮型邁入巔峰,當時店內清一色都是日製高級美髮專用設備,氣勢不凡。(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員工福利也優渥,林美秀休假時會犒賞設計師及助理,一起吃鐵板燒。(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員工福利也優渥,林美秀休假時會犒賞設計師及助理,一起吃鐵板燒。(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到歐美各國參加髮藝研習進修課程,是年輕的林美秀與先生每年不變的堅持。(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到歐美各國參加髮藝研習進修課程,是年輕的林美秀與先生每年不變的堅持。(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到歐美各國參加髮藝研習進修課程,是年輕的林美秀(中褐衣者)與先生每年不變的堅持。(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到歐美各國參加髮藝研習進修課程,是年輕的林美秀(中褐衣者)與先生每年不變的堅持。(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美髮世界大賽的規格及盛況堪稱奧運等級,世界一流美髮高手群聚,對林美秀與先生來說,是交流與學習的好時機。(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美髮世界大賽的規格及盛況堪稱奧運等級,世界一流美髮高手群聚,對林美秀與先生來說,是交流與學習的好時機。(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每每研習回國、貼出手寫海報,生意必定絡繹不絕。(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每每研習回國、貼出手寫海報,生意必定絡繹不絕。(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規模極盛的可佳髮型(右二林美秀,左二蕭國雲),當年吸引不少國內外政商名貴、藝人專程造訪。(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規模極盛的可佳髮型(右二林美秀,左二蕭國雲),當年吸引不少國內外政商名貴、藝人專程造訪。(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民國70年可佳髮型在全國版刊登的半版廣告,有著當年少見照片及文字設計。(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民國70年可佳髮型在全國版刊登的半版廣告,有著當年少見照片及文字設計。(林美秀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鹽埕區「可佳髮型」80年代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時尚髮廊,規模連現在的大型沙龍也難以望其項背。年過6旬的林美秀當年從洗頭小妹做起,和先生開業後堅持每年出國進修,八、九零年代將世界潮流第一時間導入高雄,打造高雄最大、鹽埕區最熱鬧的國際時尚髮廊,吸引不少政商藝人朝聖。

走進髮廊,林美秀一身典雅的訂製洋裝,和先生、兒子三人各自熱情招呼客人。有別於時下華麗的沙龍風格,這裡裝潢典雅,林美秀與先生、兒子手藝專業細緻,「可佳髮型」就算褪去80年代的風華,仍有不少客人慕名上門。

林美秀出身台東望族家庭,從小過著不愁吃穿的生活,還有疼愛她的兄姊。但初三畢業那年,林美秀不想升學還要向家中拿錢,決定自力更生學手藝。疼她的姊姊擔心她在外吃苦,乾脆直接在台東鬧區的自宅開了一家美髮店,把美髮師找來,邊經營邊讓她學習。

「妳這樣學根本不會出師,永遠不會有出息。」家中打算辭職的女美髮師,一句真心話徹底刺激林美秀,好勝心強的她決定玩真的,店收掉後直接去外拜師。

當年,一個美髮師的養成起碼要3年,師傅留一手是最大的挑戰,想要學藝全憑誠意和態度。林美秀每天吃飯要看老闆娘臉色,時常餓著肚子還要用冷凍工廠的冰水洗毛巾,但第一個月薪250元拿在手上,覺得人生踏實又快樂。

頭型佳、氣質又好的林美秀總是成為美髮師的活圖鑑,才15歲的她總是頂著「小姨子頭」或「凌波頭」,客人一進門就指定要做她的髮型。林美秀後來輾轉隨姐姐來到高雄學藝,認識了當時擔任美髮師的丈夫。

一開始對男師傅度排斥的她還曾誇下海口「絕對不嫁男美髮師」,沒想到歷經老闆娘收店、丈夫頂下鹽埕區小店面之後,他們反倒成為最佳的合作夥伴,進而結婚生子。

林美秀和先生兩人很有遠見,認為美髮文化的根源在歐美,想要獨樹一格,就得接受時尚潮流的刺激與挑戰。兩人每年堅持都要出國研習,一個月的課程不只髮藝研習,還教化妝、服裝搭配、插花,面面俱到,要價15萬元。

「外國人真厲害,要讓妳學會客人一進門、就抓住她的品味。」林美秀的美髮店越做越旺,夫妻兩人甚至挑戰美髮世界大賽,和世界菁英交流切磋。八、九零年代英國黛安娜王妃、第六感生死戀女主角黛咪摩爾的招牌髮型,全都由林美秀獨家引進,在台灣造成轟動。

從前不流行預約,上門美髮一等10小時是家常便飯,燙個髮要價6000元,客人還是絡繹不絕。髮廊極盛時期,曾一口氣拓增至5層樓,雇請十幾個設計師,助手30多人,還得請廚師專門煮飯供餐,每天從早忙到半夜,全台政商名流、藝人、貴婦都知道高雄鹽埕區有家時尚髮廊,每到高雄必定來朝聖,再忙也要換一頭嶄新亮麗的髮型。

歷經時代風華,髮廊盛況不在。但在「快時尚」的風潮下,林美秀的髮廊仍能不斷吸引老中青客源,這也證明投資、精進自己,才能不被潮流打敗,技術猶如「經典」永流傳。

#林美秀 #髮廊 #美髮師 #髮型 #鹽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