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約僅剩500隻的東方草鴞棲地恐被破壞!科技部南科管理局今天送審「南部科學園區橋頭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其中涉及破壞東方草鴞的棲地,雖然南科管理局提及將設置生態廊道,遭環委批評,所謂的生態廊道僅是路邊的行道樹,旁邊仍是水泥、草鴞難以通行,「很危險」,最後仍通過環評專案小組審查,但要求開發單位應說明保育計畫。

也有環委也提及,生態與科技共存的機會已經到了,如果有一天南科國外參訪的專家學者不是帶他去看廠房,而是去看草鴞復育的整體計劃,南科由草鴞來代言,如果可以做到生態補償、就近復育是國際盃重要亮點,必要時請專家學者建議,讓高科技與生態獲得平衡。

開發單位報告時指出,評估擴大保育類物種(如東方草鴞)保育區面積以及異地補償可行性建構公園生態廊道,包括從北到南皆規劃綠地公園,並由行道樹串接著中央公園,而由於高雄園區有草鴞築巢紀錄,將擴大異地補償面積達20公頃。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事事林昆海說,未來如果因應橋科鄰近的中崎有機農業區被遷徒後,鄰近恐僅剩慣型農業,加上設計的生態廊道無法達到效益,呼籲開發單位應優先研議在地復育,而不要考量異地復育。

專案小組要求,說明東方草鴞保育計畫以及保育目標,東方草鴞保育計畫應納入相關專家學者及保育主管機關意見,承諾不改變異地補償區域地形地貌,並研訂監測計畫。

#草鴞 #東方 #保育 #生態廊道 #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