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疫苗不夠打,指揮中心宣布拉長兩劑間隔時間,讓不少民眾擔憂這樣做恐影響疫苗保護力。對此,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引述國外研究指出,打第一劑BNT或莫德納21至27天後,體內抗體濃度接近完整接種兩劑,但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則說,28天後的抗體濃度無相關資料,因此還須更多研究支持是否延長兩劑間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宣布,除了第一類至三類對象及孕婦可於4周內預約打第二劑外,其他民眾想要打第二劑,得等10至12周。由於莫德納到貨狀況不穩定,許多人擔憂打不到第二劑,對此,指揮官陳時中曾表示,會預留第二劑的數量,一定打得到,但也不排出再拉長間隔時間,因為目前的目標是先提升第一劑的疫苗覆蓋率。

陳立昇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的影片中分享,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想要單靠自然免疫的方式達到群體免疫幾乎是不可能的。伴隨著疫苗到貨不穩定,面對變種病毒的威脅,是否可以透過延長第二劑的接種時間,將疫苗最大化的利用,讓有限的醫療與疫苗可發揮最大的功能。

陳立昇指出,國外有許多疫苗相關的研究,對於疫苗的持續保護力也有所探究。其中針對mRNA疫苗,無論是BNT還是莫德納疫苗,施打第一劑與二劑的疫苗後,體內產生抗體的狀況。

陳立昇也說,研究結果發現,曾經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施打第一劑疫苗前,體內就已經有一定的抗體保護,但濃度較低,但打完第一劑後5到8天或是5到12天,可以觀察到抗體增加;至於沒染疫過的人,施打一劑疫苗後,隨著施打過後的天數增加,特別是21至27天後,第一劑打完後的抗體濃度,已接近打完兩劑的抗體濃度。

陳立昇也說,其實打了一劑的莫德納或BNT,抗體濃度反應就相當高,這個研究也支持到目前疫苗短缺的狀況,去探討施打單劑疫苗後,是否足以面對如今的疫情。

而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則點出,第28天後的抗體濃度表現,目前仍然沒有相關的資料,因此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支持相關論點。不過未來若有更多研究支持28天後的中和濃度抗體表現,或許可以支持延長間隔。

#莫德納 #兩劑間隔拉長 #台灣 #國外研究 #B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