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成長產業主要為航運業、半導體業、塑膠工業、光電業及鋼鐵工業。航運業因補庫存需求強勁,缺櫃及塞港造成運能供給吃緊,使運價維持高檔,致獲利創高。半導體業受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5G應用及高階運算需求持續成長,大幅推升獲利。
塑膠工業則因終端需求熱絡,基期油價較低,帶動獲利成長。光電業則受惠宅經濟效應及零組件原料供應受限,帶動面板報價上漲,致獲利攀升。鋼鐵工業則因鋼材供給吃緊,帶動報價上揚,致獲利成長。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日表示,本國上市公司(不包含金融保險產業等35家)110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計839家,已於8月16日完成公告申報。經統計上市公司110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15兆8872億元,較109年上半年度成長3兆776億元,增幅24.03%,110年上半年度稅前淨利1兆8563億元,較109年上半年度成長1兆364億元,增幅126.40%。
獲利成長產業主要為航運業、半導體業、塑膠工業、光電業及鋼鐵工業。航運業因補庫存需求強勁,缺櫃及塞港造成運能供給吃緊,使運價維持高檔,致獲利創高。半導體業受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5G應用及高階運算需求持續成長,大幅推升獲利。
塑膠工業則因終端需求熱絡,基期油價較低,帶動獲利成長。光電業則受惠宅經濟效應及零組件原料供應受限,帶動面板報價上漲,致獲利攀升。鋼鐵工業則因鋼材供給吃緊,帶動報價上揚,致獲利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