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室內公共藝術呈現地方區域特色,興建中的台中市豐原轉運中心,預計年底將完工,但內部設計的公共藝術已搶先亮相,結合轉運站、鐵道、大眾運輸、火車過山洞等意象,融入山城地區的文化背景與歷史涵養,更強化轉運站與台鐵的關聯性,值得細細品味。
為強化山城地區的公共運輸路網,台中市府利用停六用地興建豐原轉運中心,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此轉運中心地下2層規畫為停車場、1樓是客運轉運使用、2樓則為商場空間、3至5樓將做為汽車停車場,可提供301個汽車停車位及849個機車格位,兼具公共運輸轉乘、停車、商業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豐原轉運中心的主體建築,是以台鐵高架鐵道造型為設計發想,外牆以格柵的設計、營造出「火車過山洞」意象,內部公共藝術作品則為「運轉城市」,是出身豐原的在地藝術家林建佑、設計師林韋佑及博物館人廖沛怡共同操刀,利用「樹冠層」的設計呈現出「城市堆疊、樹冠棲居」概念。
交通局指出,此公共藝術作品是以「城市切片、運轉交疊」為軸心,周邊區域特色則藉由城市切片呈現,透過豐原轉運中心,希望串聯起潭子、大雅、神岡、后里、東勢、石岡、新社、和平等區域的山線路網,也勾勒出城市發展、運轉、交流的概念。
交通局強調,豐原轉運中心預計年底完工,明年6月啟用,將成為豐原新地標,未來除盼透過交通樞紐帶動周邊經濟、觀光發展,也盼傳達豐原的文化意涵與歷史脈絡,帶給旅客不同的感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