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道(黎明路至建國路)為台中重要道路,車流量大,道路面損壞不平,市府建設局年初啟動「燙平」前置計畫,針對其特殊性協調工程範圍所經建案、移除浮根嚴重的黑板樹,並執行孔蓋下地、管線汰換及路基改善等作業,力求解決台灣大道路面不平問題。

「感謝做工的人!」市長盧秀燕5日主持市政會議指出,城市宜居需大家共同努力,台中市養護工程處同仁夜間上班做偉大志業,她代表市民感謝他們的辛勞。

養護工程處長彭岑凱昨日進行「職人精神鋪路-台灣大道 最艱難的道路燙平」專案報告。市府從2019年開始推動多項重要計畫,其中一項即是燙平計畫,三年來整修長度超過406公里,整修面積超過387萬平方公尺。

彭岑凱指出,台灣大道是台中市交通大動脈,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台灣大道為多輛公車行經路線,施工過程除影響民眾上下車,沿線更是生活圈,施工相對複雜。

台灣大道的孔蓋非常多、管線較為複雜,可說是最艱難任務,市府堅持以最高燙平品質及職人精神,除採影響民眾最少的夜間施工方式進行,更透過建案協調、移除浮根黑板樹、改善寬頻管線與孔蓋下地、自來水及欣中瓦斯工程汰換,逐一克服難題。

對於寬頻管道易造成路面損壞,市府堅持全面性改善,整體改善1.44公里,總共下地42處。孔蓋影響路面安全,也要求台電及中華電信配合改善,並請自來水公司協助,降低滲漏可能造成路基掏空的現象,燙平計畫持續以每年100公里推動,將創造人本環境,與國際接軌,提供市民朋友優質的道路環境。

#台灣大道 #燙平 #計畫 #市府 #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