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人壽長期關注兒童保護議題,從守護兒童安全、保護兒童身心健康,進一步賦能提供理財教育、倡議「i寶 保護兒童 誠就未來」,全方位守護兒童身心健康成長。針對之前全國進入三級防疫警戒,許多家長和孩子們經歷三個多月線上學習以及暑假時間,保誠人壽特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了解居家防疫期間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以及孩子在心理和行為上產生的變化與影響。
透過「疫情下,國小孩童的變化」問卷調查,保誠人壽發現:高達9成的家長平時就會關注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在三級警戒期間,有67%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確實受疫情影響。其中,受訪家長觀察到孩子的一些正面影響,前三大為:心情愉悅(60.4%)、精神飽滿(54.5%)、情緒穩定(40.4%),探究其原因為不必通勤、睡眠變得充足;長時間待在家裡、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等。另一方面,受訪家長也觀察到居家防疫對於孩子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度依賴3C(59.2%)、感到孤單(36.3%)、以及飲食不正常(29.1%)。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但與病毒長期抗戰已成為不可逆的新常態,保誠人壽藉此提醒家長要超前佈署,由於學齡期兒童自制力較為不足,家長應從旁關懷,引導孩子以正面的態度看待疫情,透過陪伴提供孩子心靈上的安全堡壘,在時間管理、自主管理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協助。
深入分析居家防疫措施對於不同學齡兒童的影響,發現在正向影響方面,低年級學童(19.1%)在「情緒穩定(與家人相處時間較長)」上,較中(15.8%)、高(15.4%)年級分數高,顯見低年級學童更需要家人的相處與陪伴;在「心情愉悅」上,則是中(29.4%)、高(26.7%)年級的分數高於低年級(22.8%),中高年級學童不僅樂於宅在家,也享受不用早起通勤的生活。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高年級學童(8.3%)在學習意願提升的表現上,更勝過其他年級。觀察居家防疫期間,有近3成的孩子會主動幫忙做家事、並且承擔起照顧弟妹的責任。
居家防疫期間,最大的負面影響是孩子過度依賴3C(59.2%),尤其以中高年級最為嚴重,由於居家防疫期間學童們仰賴線上學習,也提高了孩子們使用3C產品的時間與機會,參考2020年保誠人壽發布的「兒童3C使用調查」註4,建議家長可以透過管理孩子使用3C的時間、頻次、觀看類型等,來降低其對孩子的影響。居家防疫期間排名第二的負面影響,則是來自無法與同學、朋友一起出去玩而感到孤單(36.3%),從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發布之「兒少疫情中身心與生活適應調查報告」註5也指出,停課期間有7成兒童想出門,5成少年則因不能與朋友見面感到難過,當兒少居家與停課時間持續延長,就會出現數位使用時間拉長的風險,也會連帶產生社交與同儕互動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情緒議題。
這些負面變化也讓近5成的家長擔心解封後孩子重返校園會受到影響,雖然目前疫情已稍加趨緩,隨著疫苗的普遍施打,學童也恢復校園生活,但在疫情尚未完全穩定之前,家長仍應做好居家防疫的準備,教導並協助孩子適應變化。從調查中發現,在面對重大疫情與環境變化時,近6成家長在居家防疫期間除了對孩子行為上的規範與生活常規的建立賦予行動外,也同樣關注孩子的心理建設,有52.6%的受訪家長會與孩子溝通正向觀念,幫助孩子保持正能量,更有30.3%的受訪家長會主動與孩子討論疫情相關新知,溝通同理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