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進入後疫情時代,台中市議員張玉嬿等人今天為染疫康復者請命,要求衛生局協請醫院闢建特別門診提供整合性照護服務,專案辦理疫苗施打,落實個案追蹤3個月,同時要對辛苦努力防疫公務員敘獎記功,持續為防疫安全網儲蓄能量。衛生局長曾植展當場允諾研議辦理。
張玉嬿指出,COVID-19五月爆發以來,台中本土確診者202例、康復者197人,最早解除隔離的康復者是5月下旬、最晚是8月下旬,根據疾管署疫苗施打指引,康復者3個月後就可打疫苗,本土感染者幾乎都可以打疫苗。
根據衛福部「染疫康復者指引」,罹病後3個月仍可能有疲倦、呼吸困難、憂慮、失眠等COVID-19急性後感染後徵候群,不管是殘留心理陰影或身體上後遺症,都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需要市府重視並提供必要協助。
張玉嬿表示,北市由衛生局主導10個特別門診提供整合性照護服務,建議台中衛生局效法,整合感染科、胸腔科、精神科、復健科等闢建特別門診,提供心理諮詢、後續治療等整合性照護服務,並專案辦理康復者疫苗施打。
王立任說,衛生局雖對確診個案分4階段後續追蹤,但期限僅是1個月,不及衛福部指引的徵候群期限3個月,建議市府追蹤機制也應該改為3個月,幫助康復者儘速融入社會、恢復身心健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無論在防疫和疫苗施打上都做得很好,台中也配合努力防疫;建議各局處提報有功公務員敘獎嘉勉,持續為防疫儲蓄能量。
王立任表示,這次疫情期間付出的公務人員相當辛勞,台中市應肯定並嘉勉所有參與及協助這次防疫和疫苗施打工作的各局處公務人員;未來若遇到疫情或是其他事件,公務人員才會願意再次站出來協助市民一同度過難關。
曾梓展強調,衛生局會追蹤掌握染疫康復者施打疫苗情況,逐一視他們的治療、心理需求個別化服務,並研議將後續追蹤機制改為三個月。副市長陳子敬允諾,會將市府各局處防疫有功人員敘獎記功,激勵公務人員士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