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每年異味陳情案件達上千件,礙於以往異味汙染採樣及測定皆委託經環保署認證合格檢測機構辦理,常錯失異味檢測即時性,為此,嘉縣環保局在食安大樓檢驗室內設立專屬異味官能測定室,並培訓36名嗅覺員,即俗稱的「聞臭師」,未來可自行在聞臭室執行異味檢測判定,預期可大幅提升異味案件處理效能。
環保局長張根穆指出,每年異味陳情案件多為畜牧、餐飲油煙及堆肥等異味,占總陳情件數約15%,但過去異味汙染採樣及測定工作皆委託經環保署認證合格檢測機構辦理,委託檢測又採預約制,且受到異味採樣測定特性及檢測公司作業能量限制,常要耗時1至2周以上才能排定採樣檢測,往往失去異味檢測的即時性。
環保局也說,目前針對異味檢測法定程序為稽查人員於周界執行採樣後,把樣品送實驗室檢測判定是否符合法規標準,由於異味影響程度常因個人主觀感受、價值觀與忍受度而不同,即使判定為符合排放標準,民眾仍可能感受不佳。
經過1年詳細評估規畫後,環保局在食安大樓檢驗室附設成立異味官能測定實驗室「聞臭室」,並培訓36名聞臭師,另相關的稽查人員也完成採樣訓練,日後將由環保局認證合格的專業聞臭師按法令規定「聞臭」程序,以接近民眾感官來判斷異味對民眾影響,進而輔導異味產生源進行改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