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青少年國際素養知能,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因為疫情,青少年更願意主動關心時事,高達8成6認為了解國際事務是具備生活常識的基礎;在我國青少年眼中,日本被認為是對台灣最友善及他們最想移民的國家。
金車文教基金會在10月25日至11月15日間進行青少年國際素養調查,以國中、高中及高職生為對象,回收1萬1555份有效問卷(含網路問卷9406份、紙本問卷2149份),信心水準97%,有正負3%的抽樣誤差,施測後以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調查指出,高達86.4%的青少年認為了解國際事務是具備生活常識的基礎;而在培養國際素養時,青少年最常遇見的阻礙是語文閱讀能力不足(83.3%),其次是國際文化理解不足(77.0%)和不了解外交事務(75.7%)。
面對全球多元夥伴關係,85.7%青少年認為日本是對台灣最友善的國家,其次分別是美國(71.4%)和韓國(35.5%);若能選擇,有73.7%青少年希望可以移民到日本,其次是56.2%想移民美國,第三名是47.0%想移民韓國。
與歷年調查相比,國際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陳芬苓指出,青少年認為除華語、英語外不需再學習任何語言比例,從2019年的14.8%大幅上升至35.2%,但台灣身為島國,主要經濟仰賴出口導向的國際貿易,擁有多國語言人才非常重要,因此未來如何提高青少年願意學習多國語言的意願及環境,將是很重要的議題。
台北市華江高中三年級學生廖信雯表示,如果可以出國旅行或服務,他最想去剛果或是肯亞等非洲國家進行志工服務,希望不僅能幫助當地社會資源較匱乏的人們,同時體驗當地多元文化及民俗風情,並增進自己的國際素養能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