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周一(29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前往美國參議院報告,提及近期快速傳播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提出3大危機,包括就業市場和經濟活動造成下行風險,增推升通膨,以及供應鏈瓶頸更難以緩解,其中通膨與供應鏈危機,更是在近幾個月造成市場震盪。
基於2020年新冠疫情經濟救助法案的一環,鮑爾與葉倫必須定期前往國會報告進度,就在上周,市場對於Omicron疫情恐怕造成經濟隱憂,導致投資人大量拋售美股,並延遲Fed對未來升息的預期。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甚至在上周五大跌超過900點、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雖然周一在低接買盤進場,終場走揚超過200點,但在莫德納執行長Stephane Bancel受訪坦言,現有疫苗很難對付Omicron,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大規模生產對抗Omicron的疫苗,導致道瓊期指台灣時間30日下午3點一度大跌600點。
據CNBC、CNN報導,鮑爾這次還針對通膨議題提出更為直接的評論,認為預測供應鏈瓶頸持續與影響具有挑戰性,但目前看來,推升通膨的因素將延續至明年。他指出,許多Fed官員預測,通膨將在明年顯著下降,因為供應鏈擴張速度將超過對商品的需求。
鮑爾舉例,在Delta變異病毒株剛開始在全球擴散,也對市場造成衝擊,並讓經濟在今年夏季面臨沉重打擊,導致就業市場復甦面臨阻礙,當時許多美國人又因此不願意旅行、購物、在餐廳吃飯以及近辦公室上班,同時加劇供應鏈瓶頸危機。
鮑爾指出,整個秋季感染率下降,經濟又開始復甦,他預測美國經濟成長率今年將來到5%,如今失業率也來到4.6%、創2020 年 5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疫情起起落落,在今年7月19日先是受到Delta疫情狠摔900多點,創下今年以來最大跌幅,但隨著市場逐步消化情緒,疫苗施打進度以及取消失業金補助,讓許多美國民眾重返工作崗位,甚至在日前解除20個月的旅行禁令,以及美企開出的亮眼財報推升下,美股在11月中旬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專家擔憂,假如Omicron疫情讓經濟封鎖措施捲土重來,雖然美國目前表態不會採用這類行動,但若疫情再度擴大,對於經濟水準恢復到疫情前正軌的目標恐怕再度推遲,恐怕也讓整個秋季的經濟成長吐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