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54人在接種嬌生疫苗後因出現血栓與血小板過低,而送醫治療;加上這54人之中,已有9人死亡、36人進加護病房。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16日建議,民眾在接種疫苗時應優先選擇輝瑞或莫德納疫苗。
CDC在聲明中證實,已有54人出現血栓與血小板都低的症狀。這種症狀正式名稱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主要發生在年輕女性,而在這一波住院治療的案例中,共36人進入加護病房。
聲明中強調,美國有足夠的輝瑞疫苗與莫德納疫苗供民眾施打;不過,不願意或無法接受這兩款疫苗的人,仍可選擇接種嬌生疫苗。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CDC的專家小組於16日稍早一致投票通過此一決議。幾個小時之後,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也為該聲明背書。「今天更新的建議,印證CDC會向美國民眾提供最即時科學資訊的承諾」。
CNBC指出,自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2月批准緊急注射使用以來,美國共施打超過1700萬劑嬌生疫苗。根據CDC統計,平均每1百萬劑會出現3.8例的TTS;其中,又以39到49歲的女人為好發族群。死亡率則是每100萬計,會有0.57人死亡。
專家小組表示,如果對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有過敏反應的人,或是無法取得其他替代疫苗,接種嬌生疫苗仍有其意義。
然而,CDC最新建議無疑重挫民眾對嬌生疫苗的信心。4月份時,當美國出現第一起接種嬌生疫苗而發生TTS的案例時,曾短暫宣布暫停注射。
CDC疫苗與安全小組塔波特(Keipp Talbot)表示,接種嬌生疫苗後出現TTS的病例數,以高於先前男性或普遍女性出現TTS的病例數。
報導指出,9名死者有7名是女性,2名為男性,平均年齡為45歲。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有潛在健康問題,包括肥胖、高血壓與糖尿病。
CDC疫苗安全小組的習以薩(Isaac See)表示,「我們對這波病例感到震驚,沒想到病情惡化到死亡之間的速度如此地快」。
根據CDC聲明,這些患者在接種疫苗後的第9天出現症狀,並在出現症狀後的5天住院;其中,絕大多數為女性,共37人,平均年齡44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