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108課綱的首次大學學測明年1月21日至23日舉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這次學測國文、英文及數學(含數學A及數學B)等3科成績對升大學有很大影響,考生要好好考。老師則說,數學A題目整體難度會偏高、數學B計算量會比較少,自然科要做好大量圖表閱讀的準備。
過去學測是2天考5科6節,111學年起改為考3天,考國文科(國綜、國寫分節施測)、英文科、數學科(數學A、數學B分節施測)、社會科、自然科等6科7節。
全中教秘書長、台北市萬芳高中化學老師許麗吉說,111年起實施新的考招制度,學測著重在素養命題,而其中國文、英文、數學等3科成績會同時用在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因此特別重要。
111年學測數學科首次分成數學A及數學B,北一女中數學老師吳銘祥表示,數學A、數學B試卷,兩者皆有單選、多選、選填題,以及以題組形式結合選擇及非選擇題的「混合題型」。
吳銘祥指出,空間向量、指對數、三角函數等題型為數學A的出題重點,基礎題應該會比較少,增加整合題型,因此整體難度偏高;數學B則重視閱讀理解、邏輯推導,偏重統計資料的分析,計算量也會大幅減少,相信選考數學B者,級分數可提升許多。
新北市海山高中國文科老師張玲瑜說,國文科試題取材廣泛、注重素養命題、文本分析研究;此外,像是圖與文相互的呈現、議題的癥結與立場的申述,考生只要會抽絲剝繭,未必有想像中那麼難。
台北市明倫高中英文科老師毛顯鶯指出,學測英文科最大的變革應該是增加讀寫的混合題型,再來就是考題中會多一些簡單的圖形判讀。除此之外,其他的題型和往年應該是大同小異。
自然科方面,在大考中心9月1至3日舉行學測試辦考中,自然科題目偏難,考生「哀鴻遍野」。許麗吉表示呼籲大考中心命題時要注意到不同孩子的鑑別度,也提醒考生自然科要做好大量圖表閱讀的準備。
板橋高中老師黃惠貞則說,素養考題重視跨冊、跨科整合,考生答題時不須執著於特定科目,凡是有助於解題的觀念都可以採用。而歷史科的近代史往往可以與時勢趨勢和熱門新聞有關,並且可以結合公民與社會科出題,此部分可以留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