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麥寮鄉「麥仔簝文化協會」受林務局委託,在濁水溪出海口進行鳥況監測,記錄到100種以上鳥類,協會4日表示今年鳥況為歷年最佳,還有3隻瀕危青頭潛鴨長駐,目前全世界青頭潛鴨不到500隻,比熊貓還稀少,新春賞鳥到濁水溪出海口正是時候。

濁水溪出海口麥寮段在林務局「國土計畫綠網計畫」支持下,由第4河川局、麥仔簝文化協會等單位共同合作,近日完成濁水溪出海口第1年度的成果報告調查。全區調查共210種鳥類,8台固定相機去年監測到的鳥種超過120種,密度非常高。

麥仔簝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宜表示,監測內容包括農委會公告保育類鳥類黑面琵鷺、灰面鵟鷹、赤腹鷹、日本松雀鷹等10餘種,其中還記錄到珍貴稀有、瀕臨絕種的草鴞,為雲林縣第1筆影像紀錄。特種鳥類重疊棲息的豐富度在台灣也相當少見,例如東方白鸛、草鴞與董雞同棲1地。

吳明宜說,去年11月以來更在濁水溪口發現白眼潛鴨5隻、青頭潛鴨3隻。青頭潛鴨的保護等級為IUCN瀕危等級的「極危」,台灣鳥類紅皮書列為「瀕危」,雲林距上次發現青頭潛鴨已超過8年,所以鳥友們都很興奮。

青頭潛鴨俗名東方白眼鴨,曾廣泛分布在大陸、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目前僅剩貝加爾湖以東、大陸東北有繁殖族群。其外表並不特別顯眼,但對鳥友們而言,可說是極為珍貴的存在。

吳明宜指出,協會在雲林縣政府、第4河川局、林務局協助下,著手打造濁水溪出海口成為環境教育場域,已在出海口南岸規畫1400多公頃生態區,目前候鳥遷徙狀況是歷年來最佳,歡迎大家一起來觀賞稀有候鳥。

#青頭潛鴨 #濁水溪出海口 #瀕危 #鳥況 #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