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預告擬在元宵節後鬆綁入境檢疫措施,從14天縮短至10天。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台灣過去1周的本土個案少了42%,可確定疫情已「穩定可控」,必然會開始進行放鬆措施,放寬是勢在必行,且不追求0風險,而是朝向低風險、可控風險的方向。對於檢疫天數縮短至10天後,還有無機會再鬆綁,他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透露,得看看Rt值,若能將Rt值控制在1.2,甚至是1以下,就可陸續開放,超過則要緊縮。
陳時中今於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相較2月7日至13日,2月14日至20日之間的本土個案少了42%,可確定春節期間後的觀察如同指揮中心所評估,已「穩定可控」,必然會開始來做相關的放鬆措施,整體的疫情管理相對好,地方政府也運作良好,放寬是「勢在必行」,相關規劃正在整理中,之後再和大家報告。
對於未來的鬆綁方向,陳時中表示,會朝向正常的生活方向,但是戴口罩、社交距離恐怕都還需維持,只是強度、場所的要求會相對少。若要全面放棄戴口罩、社交距離、勤洗手,他認為對正常生活當然有所感覺,可是防疫上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因此這些措施還會持續。
外界擔憂,縮短檢疫天數的是否會造成防疫隱憂,對此陳時中表示,從14天降到10天,有相關本土科學證據,目前入境者超過10天被檢出的比率為99%,超過這個天數被檢出者,Ct值相對高,風險相對少。他已一再強調,不會朝0風險方向進行,而是朝向低風險、可控風險的方向。
對於未來是否還有機會再鬆綁?陳時中今日傍晚接受《快樂聯播網》採訪表示,檢疫天數減至10天後,匡列隔離的天數也會慢慢縮短至10天,接下來就需視Rt值的變化而定,若能將Rt值控制在1.2,甚至是1以下,就可陸續開放,超過則要緊縮。商務客的入境措施預計最慢3月中就會開放,約1周後就會公布,也會給民眾2周時間做準備。至於觀光客的入境何時開放,則仍無法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