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4日宣布將對烏克蘭採取「特種作戰」並發動飛彈攻擊,烏克蘭目前已至少有10座城市淪陷。中山大學社科院前院長、現任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表示,此次烏東事件,美國多數行動口惠實不至,美國不僅將失去國際社會信任,對美國長期佔據的西方國際社會領頭羊角色也「確實有影響」,包括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東歐的新民主盟邦國家,都會懷疑美國的支持究竟到不到位。
張其祿24日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指出,從去年美國在阿富汗倉皇撤兵,到現在俄烏情勢的發展,美國作為西方民主盟國的頭,盟友們對其信任度確實遭衝擊。
張其祿分析,烏克蘭情勢跟台灣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都是夾在兩大強權之間,內部也有親美、親俄、親中等爭論。張強調,小國關鍵在於能否自立自強、保有自主性的自助,若只期待人助都非常不保險,必須讓自己擁有實力才是重點,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有點後悔當初烏克蘭信任美國而廢除核武。
針對美國是否失去國際社會的信任?張其祿直言,此次烏東事件,美國多數行動口惠實不至,僅呼籲、制裁、要求同盟國給俄羅斯壓力,但卻沒有實質的協防等動作,這點對美國西方領頭羊的角色「確實有影響」,將衝擊非傳統的盟邦對美國的信任度,例如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東歐的新民主盟邦國家等;但日本、韓國都是與美國關係較緊密的國家,實質上也有正式的安保關係,對美國的信任感則不太會受到影響。
文章來源:《中評社》原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