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2016年辭世後,隨即就爆發分家事件,先是三對一的對決,二房獨子張國煒遭拔除長榮航空董座,大房三兄弟張國華、張國明和張國政則在二大基金會各15席董監事中各占5席。而後2018年「張榮發基金會」董事會改選,則是大房三兄弟的內鬥,張國煒請辭董事後,長榮國際董事長柯麗卿結合張國華在董監事席次中,再逼退弟弟派,也讓長榮集團在張榮發離世後,幾乎每年都在上演宮鬥劇,經營權之爭不時登上媒體。
原本張榮發生前倚重的管理總部副總裁柯麗卿,從這幾年報章雜誌報導都可以看出,從逼退老臣、張家兄弟的家鬥爭產,都傳出她是其中的關鍵人物。相關人士指出,柯麗卿聯合肅清異己,已經違背老爸(張榮發)意願,張國煒心裡怎麼會舒服,後來又逼退老二、老三,你覺得他們心裡會爽嗎?也不會有後來的辣椒水事件。
所以這次228前夕長榮國際的改選,就傳出透過鄭深池居中密會三方,弟弟派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讓關鍵少數在關鍵時刻發揮最大功效,最終就是要逼退長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長榮集團大權柯麗卿下台,讓真正張家人掌握集團經營權,拔除所謂的「地下總裁」。
有媒體猜測弟弟派的合作,是為了星宇能與長榮航空合作,減輕星宇燒錢壓力,二房接受弟弟派的的合作邀約是「情非得已」。但該名人士說,這樣的臆測張國煒根本懶的解釋,他雖然已經退出長榮航空,但現在還是長榮航空約10%的大股東之一,以目前市值來看約200億台幣,當個快樂大股東就好。而星宇航空是張國煒親手創立,首架A330 neo廣體客機2月底才剛交機,廣體機今年要正式投入營運,該名人士指出,「如果疫情持續,張國煒的資金也沒什麼大問題,足以讓星宇航空能繼續營運好幾年的時間」,何況近期國境有開放的跡象,星宇航空並沒有跟長榮航空合作的理由。
至於長榮國際的變天,影響集團五大子公司長榮海、長榮航、長榮鋼、榮運、中再保明年董事改選。相關人士指稱,集團子公司怎麼改選那是大房三兄弟去處理,張國煒應該沒有興趣。至於外傳星宇航空今年邁入資本市場,市場傳出將於第三季拚興櫃掛牌,事實上有很多星粉希望能快點看到星宇航空掛牌。相關人士說,台灣虎航去年前三季都虧了超過半個資本額,目前股價約在34-38中間遊走,跟幾個月前比已經漲幅超過100%。所以目前虧錢掛牌又如何,公司有希望及看得到未來才是最重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