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蛋荒,農委會祭出「2+3」補貼措施,今日起3元生產獎勵取消,而代之的是蛋價直接漲2元,不少蛋農批來回1元價差要由農民自行吸收,農委會不該干預市場價格。農委會表示,由於蛋量現在穩定提升,蛋價也符合生產成本,因此做出該決定,而每台斤少一元不致影響農民生產意願。

中央畜產會與農委會昨分別與全國蛋商公會、蛋商及養雞業者討論「2+3」補貼措施持續與否,決議尊重市場機制,今日起3元生產獎勵取消,改為平均批發價與產地價上漲2元,即批發價從每台斤46元調漲2元至48元,而產地價本將從周四起自36.5元調漲到38.5元,創下歷史新高。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取消3元獎勵改為蛋價上漲2元,雖然每台斤價差1元,但因為產量隨著天氣回暖提升中,目前蛋價也符合生產成本,因此1元價差不會影響農民生產意願。

上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保證3月中下旬雞蛋供應一定能回穩,遭外界質疑太過樂觀。

江文全指出,產蛋率受天候、現場管理等因素影響,然而產銷雙方都一致認為現在每天10萬7000箱的產量已經較先前10萬3000箱增加,但距離國內保守估計的11萬箱,仍有距離。

民眾於雜貨店等零售端購買雞蛋發現各家有就地起價現象,每台斤超過50元已是常態,甚至有高達每台斤80元的情況,似乎看不見末端售價的天花板,導致有蛋也買不下手。

江文全說,末端售價會根據通路規格、產品品項、品牌等有不同的定價策略,但是批發價格和產地價格會適當反映市場機制,待之後氣候平穩和產地資訊回報下,產量就能補足缺口,農委會的工作就是要兼顧農民生產與消費者權益,協助產銷平穩。

#農委會 #生產 #每台斤 #3元 #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