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調查甚至發現,與疫情爆發前的支出相比,通常被認為最容易受到通膨衝擊的低收入家庭,其實花費最多。
美銀Bank of America Institute研究人員表示,不可否認地,該群體的部分支出將反映高漲的通膨,因為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大漲8.5%,創下逾40年最大年漲幅。此外,在這些家庭的預算中,食品、汽油和公用事業方面的花費通常占比較高,而這些花費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
但調查顯示這個群體的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消費金額仍然遠超出疫前水準,根據美銀最新得出的每戶簽帳金融卡和信用卡消費數據,這3年來(截至4月9日當周)收入不到5萬美元的群體,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消費成長33.3%。
今年截至4月8日的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15%。
像是密西根大學備受關注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等調查都指出,美國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創下10多年來新低,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可能開始收緊荷包。
但美銀在報告中表示,人們並非總是言行一致,想是這樣想,但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實際的「硬數據」(hard data:有明確數值的資料)並未證明這樣的悲觀情緒。
美銀研究人員認為,美國的就業市場是消費支出仍然強勁的主要原因。美國3月失業率為3.6%,逼近疫前創下的50年新低(3.5%),此外,每一位沒有工作的人都有將近兩個職缺,且時薪年漲5.6%,亦創下多年來最大的加薪幅度。
這樣的就業形勢已經很好,但低薪階層的情況更好,休閒、餐飲住宿等薪資最低的產業,其薪資較去年同期大增11.8%。
另一個持續支撐美國消費支出的主要因素是可支配現金,這在低收入家庭尤其明顯。在疫情期間的加薪,以及接連推出的聯邦紓困與振興措施剩下的餘錢,都讓銀行帳戶仍然充盈。與2019年初相比,年收入不到5萬美元的家庭銀行存款至少多出1,500美元。美銀表示,真的很難將高銀行帳戶餘額及高卡費,與低收入家庭被高物價壓垮聯想在一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