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一所學校被攻擊後的景象。(圖/路透)
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一所學校被攻擊後的景象。(圖/路透)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引爆歐洲二戰後的最大衝突,何時會落幕成外界關注焦點。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劉德海29日接受港媒訪問時分析認為,美國可能在想,最好拖到11月期中選舉後。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於28日訪問基輔,呼籲俄羅斯當局配合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是否在入侵烏克蘭時犯下戰爭罪。美國總統拜登也於28日晚發表對烏談話,支持烏克蘭人捍衛國家和自由,對抗俄羅斯殘酷的戰爭。

根據《中評社》報導,劉德海為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美國伊利諾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術專長為國際關係、比較外交政策、東北亞國際關係。他分析,俄烏戰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能源戰爭,一開始希望速戰速決,符合烏克蘭以及俄國彼此利益,但現在看起來拖長可能性加大,俄不信任烏,認為烏在玩手段;烏則認為自己是民主前線,要大家捐錢、支援武器等,美國支持是關鍵因素。

劉德海進一步說,普丁被刺激到,也不信任烏克蘭等國家,普丁不願意認輸,烏克蘭也不認輸,他分析美國可能坐看戰爭拖到11月、美國期中選舉之後。

文章來源:中評社

劉德海指出,戰爭再往下走就是經濟戰,德國受傷最大,因為能源來自俄國,市場又在大陸,德國現在等於能源沒有了,市場又不要。歐盟現在面臨抉擇時刻,若走向美國、北約冷戰對抗格局,就是美國獲利。

#美國 #戰爭 #俄羅斯 #劉德海 #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