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5科考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 架設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央視新聞)
大陸5科考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 架設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央視新聞)
大陸5科考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 架設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圖為酷似牛頭將軍的冰塔林奇景。(央視新聞)
大陸5科考隊員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 架設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圖為酷似牛頭將軍的冰塔林奇景。(央視新聞)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在4日上午11點左右,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前方指揮部獲悉,大陸「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團隊13名衝頂科考隊員中,已有5人抵達珠穆朗瑪峰海拔8800米位置,架設氣象站,這也將成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觀測站。

央視報導,「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今年4月28日全面啟動,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這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採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是人類在珠峰地區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

央視報導,依計畫,「巔峰使命」珠峰科考12名科考登頂隊員將陸續在峰頂,與珠峰大本營前方指揮部協同作戰,共同完成最關鍵、也最具挑戰性的峰頂科考綜合任務。包括在海拔8800米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採集冰雪樣本,和人體極高海拔適應機制實驗等。

據報導,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展了超過6次的珠峰科考活動,包括70年代中國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4日凌晨3點,由於1名科考登頂隊員手部凍傷,留在了海拔8300米,其餘12名科考登頂隊員已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9點左右陸續抵達8800米架設氣象站,展開系列科考任務。

這12名科考登頂隊員4日上午登頂後,分成3個組同時完成3項任務。包括在8800米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氣象站、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以及進行人體極高海拔適應機制實驗等。

在開啟科考衝頂行動路上,科考登頂人員沿途對已架設好的海拔7028米、7790米、8300米的自動氣象站進行檢查調試。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專案研究員趙華標表示,目前難度一個是安裝的時間,因為高海拔待的時間不能太久,一個是氧氣用量,體力就是讓他們快速安裝好。第二個就是能否就在安裝好之後,第一時間把數據傳回來,如果出了問題,不好解決。

探測峰頂冰雪的厚度也是本次科考的重點和難點。登頂隊員所帶的設備主要是高精度探地雷達。這些雷達除了對峰頂測量,也對整個珠峰絨布冰川展開測量。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專案研究員楊威指出,高精度的雷射雷達掃描高程變化,主要看冰川的變化。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標誌性科考活動,科考隊員們登上海拔5800米到6700米的高度進行鑽取冰芯、冰雷達測厚、採集雪樣等科考工作。因此,從海拔5800米向上的東絨布冰川、冰塔林之路,是極高海拔科考團隊必須共同經歷的路。

青藏高原研究所冰芯組教授李真說,冰川,就是河流的意思,只是它是冰,在流動的,冰川也是流動的,就是在流動的過程中,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溫度突然升高,下面流動速度快, 冰就斷開了,拉開了,就形成了一個一個的截面。

隨著海拔的攀升,氣溫也逐漸下降,冰塔林的奇景也越來越多地呈現眼簾,有的酷似長了一副牛頭的將軍,雙角指向大空,有的酷似王座。

#科考 #珠峰 #隊員 #架設 #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