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1)日是24節氣的小滿,也是進入夏天的第2個節氣。雖然今年的五月份創下近70年來最涼爽的紀錄,但潮濕與忽冷忽熱交替,在疫情期間更易讓人生病。中醫師認為,不只環境潮濕會發霉而讓人不舒服,體內濕氣重的人,更藏著多重健康隱憂。想要從體內除濕,重整身體機能,可以從簡單生活改善與飲食選擇做起。

●這些症狀 可能都是體內「濕透了」害的

許多身體的問題,多半與體內潛藏著濕熱有關。中醫認為,換季時若讓濕邪凝聚於體內,可能讓鼻炎、氣喘、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等過敏疾病順勢發作,也增加染疫或輕症轉中重症的風險。澄品中醫整理出身體濕氣恐引發的對應症狀:

●濕氣重 促進自體排濕啟動 這樣做

除了不適症狀之外,當濕熱阻礙氣機,也令人容易感到疲倦、易喘,甚至呼吸不暢。小滿時節應盡量保持室內環境空氣流通,否則不但衣物、室內容易發霉,人體也因少流汗,連帶阻礙代謝廢物排除,讓體內跟著「發霉」。營養師夏子雯指出,這些袪濕食物可以適量食用: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除此之外,此時生活作息上該順應「小滿」的涵意,維持情緒不要起伏過大,飲食、運動也不要走極端。尤其若天氣開始燥熱,更容易使情緒煩躁,有心血管疾病及年長者,更應避免大喜大怒,以免血壓飆升。維持適度運動習慣,不但可以平穩情緒、降低焦慮,也能靠流汗排濕,一舉兩得。

#今日最健康 #小滿 #養生 #祛溼 #排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