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死亡數連日創新高,公衛學者昨點出,國內染疫死亡數平均13天就翻倍,高居全球第2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稍微學過算術的人都了解,這個時候是台灣成長最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以前的數目比較小,要乘以2當然是快。以紐西蘭為例,3月下旬到4月高峰,死亡數花了10天翻倍,香港則是花了11天,台灣沒有快很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昨統整出台灣、南韓、日本、新加坡從去年5月中到今年6月7日為止的死亡趨勢,發現台灣的流行期來得較晚,但死亡人數上升趨勢卻與南韓類似,且死亡率高峰也逼近南韓,上升速度相當快,進一步分析台灣染疫死亡數,平均13天就翻倍,比南韓的81天、新加坡192天、日本298天快上不少,是世界第2快,若不找出原因,死亡數還會再翻倍
針對世界第2快的說法,陳時中表示,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統計上的解釋。如果以6月8日為時間點,翻倍的時間是13天,稍微學過算術的人都了解,這個時候是台灣疫情成長最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以前的數目比較小,要乘以2當然是快。如果以前的數字很多,乘以2的時間就長。
陳時中表示,13天代表的是,用一個時間點去回推一半,只是代表這段時間的疫情較前一段時間來的嚴重、進展較快,並不是比較各國誰的疫情比較嚴重,是自己和自己比,剛好此時台灣屬於疫情高峰,染疫數和以前完全無法相比。
對於死亡翻倍的真正的情況,陳時中說,要回來看看,大家在高峰的時候變成一半需要多久,這就有相對的比較基礎在。台灣從5月26日到6月8日花了13天翻倍,若抓幾個比較熟悉的、有比較價值的國家或地區相比,紐西蘭從3月25日到4月4日的高峰,死亡數共花10天翻倍,台灣的13天沒有快很多很多,大家的曲線差不多。
至於香港,從3月3日到14日翻倍,剛好11天。陳時中說明,這表示前一段時間大家的防疫都是比較好的,如果前段時間的防疫越不好,時間就會越長,因為倍數就比較大。台灣在這以前,每百萬人的死亡數為35~36,現為143,紐西蘭3月25日之前,每百萬死亡數為10~11,母數很小,翻倍很快。香港當時每百萬死亡數28 ,母數也小,翻倍也快。從這3個地方來講,我們是13天翻倍,紐西蘭10天翻倍,香港則是11天翻倍。
陳時中表示,媒體下標指出台灣死亡翻倍「第2快」,這是統計上有需要去檢討的,要不然就是基礎要一樣,另若把致死率的分母、分子黑數亂比一通,影響民心和疫情判斷都不是好事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