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來連續爆發多起大規模槍擊案,眾多家長不滿疫情後終得重返校園的學童又陷入另一種生命威脅,要求國會「有所行動」的聲浪再度來到高點。在紐約等多個城市響應遊行活動期間,參議院達成少見的跨黨共識,通過20多年間最具意義的槍枝管制法。
新法案將擴大資助心理健康服務,打擊非法槍枝買賣,並撥出7.5億美元,鼓勵各州通過與執行所謂的「紅旗法」(red-flag laws)。該法授權法院暫止曾有暴力犯罪、家暴紀錄者擁槍的權利。法案也將加強對21歲以下購買槍枝者的背景檢查。
與法案內容同樣引人注意的,是法案中沒有涵蓋的內容。不如民主黨的期望,新法未將購買槍枝的年齡門檻從18歲提升到21歲,不會進行全年齡的背景檢查,也沒有觸及對高容量彈匣與攻擊性武器的限制。
但共同主導協商的民主黨參議員墨菲(Christopher S. Murphy)認為,這可以是在國會層級做出改變的第一步。若共和黨員了解到支持槍枝管制法並未帶來選票損失,未來可能出現更大、更快的變革。
在州層級,過去十年間的槍枝法規變動其實不少。例如,2018年佛羅里達爆發帕克蘭(Parkland)校園槍擊案後,當年佛州就通過了9條槍枝管制法。5月的水牛城(Buffalo)槍擊案後,紐約州也很快地提升了購槍年齡下限。
不過,就在參議院表決支持新法前不久,目前由保守派占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紐約州一項限制攜槍法規違憲,重申人民在公共場所攜槍自衛的自由。這項判決可能危及其他地方限槍法規未來的發展。
相關研究支持,槍枝管制法難以作為美國槍枝暴力問題的單一解答。除了法律限制,進行司法改革、支持青少年暑期就業計畫等舉措,都有助於減少暴力事件。
本文作者:傅莞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433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