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訓期間,飲食並不豐盛,每天早上每個人能分到一點法國麵包、一小塊奶油,有時候是巧克力醬或是果醬。法國的法國麵包和台灣的法國麵包有著截然不同的口感,不知道到底存放了多久,如果拿這麵包敲人的頭,肯定會痛得哇哇叫。
這裡的伙食說實話並不夠維持一個正常成年人整天消耗的熱量,況且我們還得承受大量訓練,絕大多數的時候,都得忍受飢餓;也有弟兄在集合講話時,站著突然暈倒的情況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食物」都變得格外珍貴。有次,下士長叫我們集合,在大家面前介紹了一條狗,鄭重表示這是他的狗,絕對不能吃牠,尤其中國人都被點名,「若是狗有個三長兩短,你們都是頭號嫌疑犯,準備一起陪葬吧!」下士長這樣威脅著。
我們在農場訓練時,身處荒郊野外,也沒有太多食物來源,飢餓到了一定程度,來自文明的人,都可能變得很不文明,甚至從垃圾桶撿食物。印象中,有一位烏克蘭人在整天廚房打雜結束後,在垃圾桶找到了一根長官丟棄的法國麵包――我們稱之為「法棍」,直接就在大家面前吃了起來,不知道有多麼讓人羨慕。
在兵團裡,吃飯也是門學問,即使絕大多數人都吃不飽,但仍有些挑食的人,如果吃飯時坐在他們旁邊,當他們把自己喜歡的食物吃完,剩下的你或許能分一杯羹。還有一些基於宗教信仰而不吃牛肉的印度教徒、不食豬肉的穆斯林,都是吃飯時應該「關注」的對象。
有一天我們的午餐是豬肉香腸,我旁邊恰好坐了位突尼西亞人,理論上他是不吃豬肉的阿拉伯人,但是卻看到他大啖香腸,於是我問他:「這不是豬肉香腸嗎?你應該不能吃呀。」
他當時一臉正經回答:「這不是豬肉,是大象肉做的。」
我啞口無言,雖然當下有些不明其意,直到一段時間後才懂,他並不真的覺得那是大象肉香腸,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能這樣說服自己。畢竟如果不吃,沒有足夠的熱量,他將難以挺過訓練。
在這裡沒有太多實在的信仰者,有些阿拉伯人飲酒吃肉,有些人信仰上帝卻仍然偷竊行騙,會幫助別人的人很少,尤其在困難關頭,個個都是泥菩薩過江,自顧不暇,患難見真情的場景少之又少。
(本文摘自《如果那是夢想,再苦也要去》/好人出版)
【內容簡介】前進或死亡!
這是法國外籍兵團的格言。意謂著,法國外籍兵團成員不論任何情況都會勇往直前,不怕冒險,敢於犧牲性命,只有死亡才能使這群男人停下。
有些夢想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實現,特別是要拿青春與生命揮霍的夢想,一旦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當兵,幾乎每個台灣男人都當過兵,沒什麼特別的。可是,如果是到國外當兵,尤其是自願到世上最著名的鐵血軍團當兵,這就特別了。
許逢儒,離開台灣的時候,剛滿十九歲,普通高中畢業,服完了義務兵役。即使偶爾如同大多數年輕人對於未來感到迷惘,可是他的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加入法國外籍兵團。
「在朝向更好或更壞的過程中,快樂與悲慘是並存的。過程中你爬得多高或落得多低都無所謂,那並不重要,真正的重點是你要走的方向。」
許逢儒以英國作家約翰生的格言做為本書起頭,他知道當溫室的花朵躲在保護傘下的世界固然美好,但不是他嚮往的生活。成為法國外籍兵團的一員,是十七、八歲的他唯一的夢想,是他唯一想去的地方。年輕的他,想在真正男人的世界裡,闖蕩出一片天。
【作者簡介】許逢儒
法國兵團名 HOU Fu。西元一九九五年出生,身高一七八公分。溪湖高中畢業後,於十九歲那年去了法國外籍兵團參軍,於二○二○年退役。五年部隊經歷,三年傘兵重型火力連,二年常規步兵反坦克部隊,並曾在非洲擔任戰鬥攝影師。退役後想成為一名演員,更確切來說是名強壯如席維斯史特龍,又能如同周星馳和成龍般喜感十足的動作演員。現在在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就讀戲劇系,性格瀟灑如風,從不隨波逐流,始終向著自己嚮往的方向前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