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跨國共製威爾第歌劇《唐卡洛》,是國內難得一見的全古裝實景歌劇。自比利時出發的服裝布景貨櫃,歷時3個月橫跨半個地球,現已抵台開箱。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製作全古裝歌劇所需的資源極其龐大,「近年國際上已少有新製作,臺灣最近的一次是早在2007年NSO演出的《玫瑰騎士》,此次《唐卡洛》是台灣睽違15年再度演出全古裝歌劇。」
簡文彬表示,《唐卡洛》不僅是衛武營落成後最大規模的一齣歌劇,更是全館投注心力,以跨國共製為磨練,邁向實現全自製歌劇目標的又一大步,「此次衛武營選擇較流行的義語四幕版,主要是因應台灣民眾觀劇時間習慣,以及歌手選角條件考量。而比利時製作方對於此劇16世紀西班牙王朝背景高度考究,不因台灣製作條件的差異有所妥協,也讓觀眾得以觀賞最正統的歐式古裝歌劇。」
該製作是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為慶祝兩百週年之作,2020年以五幕法語版首演,由該劇院藝術總監,擅長古裝歌劇的馬佐尼斯(Stefano MAZZONIS DI PRALAFERA)親自執導,布景宏偉、服裝華麗,多達1000多樣經過考究的配件。首演前,列日劇院甚至以長達3週的時間進行裝台及燈光調教,足見對此劇的重視與耗費之心力。
由比利時直送台灣的6大貨櫃近千品項物品,小至演員身上飾品配件、大盜花園噴泉、繁複場景窗戶牆面組件等,從衛武營卸貨碼頭依序運至場館適當空間存放與加工組裝,而衛武營也是台灣極少數同時具備佈景工廠、木工工廠、組裝工廠、服裝制作室等「國際級製作型劇場」。義大利籍執行導演桑圖奇(Gianni SANTUCCI)則預計於10月初開始與國內外歌手進行密集排練。
早在該劇籌備期間,衛武營即與列日劇院談定以義語四幕版由雙方共製,並敲定2022年於衛武營首演。期間歷經3年遠距密切工作,共同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各項困難,以及導演暨劇院總監馬佐尼斯於2021年初因病過世,終於在雙方努力下克服所有變數及難關,啟動義語版《唐卡洛》來台的最後衝刺。
因應此次台灣演出的義語四幕版本,衛武營製作團隊與比利時列日歌劇院緊密聯繫,將2020年五幕法語版做出必要調整。這也是衛武營自《杜蘭朵》、《戰爭安魂曲》等歷年跨國共製以來,再一次國際深度交流合作,目的就在同步積極培養台灣在地歌劇表演、製作與技術等各方面人才。
國人參與歌手包括耿立、巫白玉璽、翁若珮、謝銘謀、賴珏妤、李增銘、梁又中等聲樂家,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指揮長榮交響樂團、高雄室內合唱、高雄市管樂團,並徵選30多位台灣演員共同演出;幕後部分除國內劇場人才共同協作,也與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提供表演藝術系同學參與幕後工作的學習機會。總計各方協同製作高達280多人。演出將於10月27日至30日在衛武營歌劇院世界首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